You are on page 1of 5

《求索》1997 年第 6 期                                      

● 侯  力

  关于唐初科举制度的
         几个问题
  论及唐代科举 , 学术界通常承袭《通典 ・选举典》 俊、
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 ; 咸亨之后 , 凡由文学一举于
“大唐贡士之法 ,多沿隋制”的观点 。事实上 “沿隋制”
, 有司者 ,竟集于进士矣 。
”由此而知高宗永徽以前 , 俊士
的说法于唐代近三百年的整体历史不能一概而论 。本 科与秀才 、
进士科一样为贡举常科 , 至咸亨以降才逐渐
文认为 ,所谓唐代科举多承隋制的问题 , 主要是就武 式微无闻 。
《新唐书・选举志》则将俊士科纳入科举的
德、
贞观时期的初唐而言 。换句话说 , 唐初科举实际上 科目体系之中 。
是一种隋型科举 ,而唐型科举的形成则是高宗 、
武则天 案武德四年敕文 ,所谓“早有明经及秀才 、
俊士 、

至玄宗时期的事了 。本文围绕唐初科举是隋制的延续 士 ……”,当指隋以来修习明经及秀才 、
俊士 、
进士业
这一问题展开 , 对唐初科举在当时选士任官体制中的 者 ,俊士科源自于隋是为明证 。
地位以及科举制对士庶关系的影响等问题也作一些澄 台湾学者高明士认为 : 俊士科与进士科同源于隋
清性的诠释 。立论当否 ,敬请方家教正 。 开皇年间创置的宾贡科 , 宾贡科自炀帝大业三年定令
时析为进士 、
俊士二科 ; 而俊士科又与炀帝时四门学的

重大改变有直接关系 , 所谓“宾贡科的变革 ( 指析为进
唐朝立国伊始 , 即着手选士制度的重构 。高祖武 士、俊士二科) ,当亦影响官学制度 , 由唐代前期四门学
德四年 “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
, 、
俊士 、
进士 , 包含四门学生及俊士生两种身分看来 , 其创置恐亦始
明于礼体为乡里所称者 , 委本县考试 , 州长重复 , 取其 ”②以俊士科源自宾贡科的论点似有待
于大业三年令 。
”①武德四年敕令及次年贡举
合格 ,每年十月随物上贡 。 于商榷 ,因视宾贡为隋代的贡举科目之一说大有置疑
考试的具体实施 ,标志着唐代科举的正式确立 。 之处 。涉及隋代“宾贡”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 ( 1 )
就初唐的贡举科目而言 , 明经及秀才 、
俊士 、
进士 《房玄龄碑》“
: 公讳玄龄 ,字囗 。 ……年十有八 ,俯从宾
设置于武德年间 , 明书 、
明法和明算创置于贞观时期 。 ”③( 2)《房基墓志铭》“
贡。 : 隋大业七年任国学生 , ……
明经及秀才 、
进士三科承袭隋制已成史学界的基本共 ”④ ( 3 )《隋书》卷 73《梁
既预宾贡 ,策应甲科 , 授宣议郎 。
识 ,在此无需赘述 。唯俊士一科承隋制的有关问题尚 彦光传》载 : 开皇年间 , 梁彦光任相州刺史时 “
, 招致山
有辨析澄明的必要 。 东大儒 ,每乡立学 ,非圣贤之书不得教授 。 ……及大成
与唐代贡举的其他科目相比较 , 俊士科在史书的 当举 ,行宾贡之礼 。

记载中至为疏略 ,既无录取标准的明确记载 , 也无及第 事实上 ,对“宾贡”的解释需因时因事而发 , 不可一
叙品的基本规定 , 其沿革废置也难以考释论定 。但俊 概而论 。究其本义 ,笔者同意何忠礼的观点 , 即“宾贡”
士科行之于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
《唐摭言》卷 15《杂 与“宾兴”
同义 “在古代
, , 是指学有所成 , 德行卓著的士
记》“
: 至 ( 武德 ) 五年十月 , 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 人 ,得到‘乡举里选’后 , 由地方官行乡饮酒礼 , 将他们
人、
秀才六人 、
俊士三十九人 、
进士三十人 , 十一月引 ”⑤上引梁彦光于相州“行宾贡之
举送京师的一套仪式 。
见 ,敕付尚书省考试 。十二月 , 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 礼”
即取其古义 。自汉以降 , 随着选举制度的规范化 ,
世宁考试 ,秀才一人 、
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 , 敕放选与 对“宾贡”的阐释应从察举制的角度去理解 。两汉以
理人官 ……自是考试之功 ,永为常式 。
”据此可知 ,俊士 来 ,宾贡一直是秀才 、
孝廉的代名词 , 实际上是指察举
科作为贡举科目之一 , 在唐初即付以实施并有及第人 制下的地方举士制度 。迄隋至唐初 , 随着科举制的确
数的明确记载 。 立 ,宾贡即为贡举 ( 岁贡) 或科选的泛称 , 并非单指某一
《唐摭言》卷 1《述进士上篇》:“( 高宗 ) 永徽已前 , 具体的科目 。隋及唐初 , 凡应某一具体科目举而及第
11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者 ,史书规范记载则或言“举 XX”,或言“( 举 ) XX 第 ( 及 官志》所载 , 开皇年间 , 始正式将具有专门学科性质的
第、
高第) 。
”如《旧唐书》
卷 66《房玄龄传》: 房玄龄“年十 书学 、
算学隶属于国子寺 , 形成国子学 、
太学 、
四门学 、
八 ,本州举进士 , 授羽骑尉 。
”《新唐书》卷 223《许敬宗 书学 、
算学五馆并立的体制 , 另于大理寺置律学 。隋代
传》“
: 敬宗幼善属文 , 大业中举秀才中第 。
”前面 所引 的律 、
书、算三学是否与贡举制相结合 ? 史载无考 。但
《房玄龄碑》
和《房基墓志铭》中的“俯从宾贡”、
“既预宾 隋职官系统中有大理寺属官明法 。⑨官学系统中的律学
贡”意指二房为地方贡举 , 参预科选 , 至于应何科目之 与职官系列中的明法当有密切的关系 。炀帝时又改国
选、
及第情况则另当别论 ( 如房玄龄进士及策 ) 。高明 子寺为国子监 。唐承隋制 , 不过将律学改隶国子监 , 形
士先生为进一步强调“宾贡科”在隋的存在 , 以最近在 成国子六学体制 , 并将律 、
书、算三学与贡举制相适应
河南孟津出土的《唐故司成孙公 ( 处约 ) 墓志铭并序》中 而设立明法 、
明书 、
明算三科 。
的“( 处约) 初膺宾贡 , 特简帝心 , 擢第金门 , 开簪蓬阁 , 唐代科举是贡举 ( 常科 ) 和制举 ( 制科 ) 并存的制度

贞观元年 ,授校书郎”
之文为佐证 。 殊不知 ,文中的“膺 系统 。按《新唐书・
选举志》“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
, ,所
宾贡”
即得选贡举 , 换言之即应贡举而至京城参加科 以待非常之才焉 。
”科目设立 “随其人主临时所欲”
, ,取
选 。因史载缺漏 , 无从考稽 , 故新 、
旧《唐书》中的孙处 才方向涵盖德行 、
才能和文学 。这种有别于“有司常选
约本传均无其以何科目及第的明确记载 , 这恰恰是旁 之士 ,以时而举”
的贡举制度的制举在唐代科举体系中
证隋无以宾贡为贡举科目的材料 。有鉴以上考论 , 俊 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唐代制举创置时期的论定 , 主
士、
进士源自宾贡科一说恐难以成立 。 要有“武德说”“
、贞观说”和“显庆说”三种看法 。所谓
说到俊士科的设立 , 应该从隋炀帝大业改制 , 将学 “武德说”,依据武德五年诏“宜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
校教育与贡举制改革相结合的举措中去寻找答案 。高 总管 、
刺史各举一人 。其有志行可录 , 才用未申 , 亦听
明士对俊士科与四门学改革举措的关系已有所言及 。 自举 ,具陈艺能 ,当加显擢 ,授以不次 。赏罚之科 ,并依
υ
需要补充的是 ,隋代俊士科的创立如同进士科一样 , 实 ”λg徐
别格 。所司颁下 ,详加搜引 ,务在奖纳 ,称朕意焉 。
ϖ
λ
g
质上是适应自南北朝后期以来士庶势力消长的历史大 松据此认定唐代制举始于武德五年 。 事实上 , 徐松是
势 ,扩大中央集权统治基础的直接产物 。以《唐六典》 将荐举和制举混为一谈 。武德五年诏令既无科目设置
卷 21“四门博士”
条所载 “
: 四门博士掌教文武官七品已 的限定 ,也无考试的规定 , 不过是对前朝荐举制的承
上及侯 伯 子 男 子 之 生 者 , 若 庶 人 子 为 俊 士 生 者 。
”又 袭 。至贞观年间 , 与贡举相适应的制举始复置 。上溯

《隋书・
志》曰‘
: 旧国子学处士以贵贱 。梁武帝欲招来 其源 “所谓制举者
, , 其来远矣 。自汉以来 , 天子常称制
ω
后进 ,五馆生皆取寒门俊才 , 不拘员数 。
’即今之俊士 ”λg汉代有贤良文正 、
诏道其所欲问而亲策之 。 贤良文学
”⑦
也。 《新唐书》卷 44《选举志上》:“四门学 , 生干三百 等 。不过 ,贤良方正 、
贤良文学属于以举为主 , 以考为
人 ,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 , 四品有封及文武七 辅的推举制度 ,而隋唐以降的制举则归于以考为主 , 以
品以上子为之 , 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 。
”以唐代 举为辅的科举取士的范畴 。隋代的制举 , 彰于史载的
史料中国子监四门学分四门生和俊士生且生员多取寒 有开皇十八年的二科举 , 大业三年的十科举和大业五
门子弟为佐证 。隋代创置并为唐所沿袭的俊士科 , 可 年的四科举 。另有开皇二年的诏举贤良 , 大业十年的
以说是为寒门俊造设立的贡举科目 。 诏举孝廉等 。贞观年间的唐初制举 , 直承隋制 , 除沿袭
据《唐语林》
卷 8《补遗》
载“: 隋置明经 、
进士科 。唐 汉晋以来贤良 、
孝廉等旧制科目外 , 取才方向大多较为
承隋置秀才 、
明法 、
明字 、
明算 , 并前六科 。
”由此而言 , 宽泛 ,无有定科 。其考试形式或口试或笔试 ,尚无一定
明法 、
明书 ( 字) 、
明算三科创置于唐自当无疑 。然追本 之规 。总的说来 , 这一时期的制举还带有由旧制向新
溯源 ,又与隋代官学系统的改革有直接承袭关系 。唐 制过渡的特点 。换句话说 , 初唐时期是有制举无制科 。
立国后 ,进一步强化贡举制度与官学教育的结合 , 为适 作为明定考试科目 “
( 皆标其目而搜扬之”) , 实行殿前
应明法等三科举士之需要 , 贞观二年 “大征天下儒士
, , 试人 ,确定考试规程的制科当基本定型于高武时期 。
以为学官 ……太学 、
四门博士亦增置生员 。其书 、
算各 《云梦漫钞》言高宗永徽三年始设制科 , 但科目无考 。
置博士 、
学生 , 以备艺文 , 凡三千二百六十员 ……有能 显庆三年始有志烈秋霜科 , 韩思彦是科擢第 。武则天

通经者 ,听之贡举 。
” 贞观六年 , 又复置律学 。始形成 又于制举中行殿试之制并明定制科考试试策文三篇 。
律、
书、算三学与明法 、
明书 、
明算三种相配套的育士与 自此以后 , 制科才有长足的发展 。故《册府元龟・贡举
选士相结合 , 以培养选拔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体系 。而 部・
总序》
言 ,唐代制举“始于显庆 ,盛于开元 、
贞元”。
国子监系统的律 、
书、算三学则沿袭隋制 。按《隋书・百 综上所论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唐初科举多承隋
11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制 ,少有更张 , 呈现由旧制向新制过渡时期的明显特 期。
点 。这种立论 ,不仅在于澄清史实 , 更重要的是藉此而 唐代的门荫入仕较之科举入仕 , 在初仕定品的规
恰如其分地评价唐初科举在当时选士任官制度中的地 定上享有明显的优渥 。根据唐制 : 凡用荫 , 从一品之子
位以及对政治格局和地主阶级内部关系变动的影响 。 的正七品上到九品以上及勋官五品以上之子的从九品
下叙 ,共有 10 个档次 。依据官品高低等类 , 还有高官
二 荫孙乃至荫曾孙的不同规定 。正因为如此 , 是以“贵戚
唐初取士任官 , 选 纳 多 途 。除 科 举 取 士 外 , 有 荐 子弟 ,例早求官 , 髫龀之年 , 已腰银艾 , 或童 之岁 , 已
举、
门荫入仕 、
上书拜官 、
军功入仕 、
应征入仕等 。对科 袭朱紫 。弘文 、
崇贤之生 , 干牛 、
辇脚之类 , 课试既浅 ,
|
举取士在唐初选士任官体系中地位的科学估价 , 必须 ”λg在关陇士族掌权 ,
艺能亦薄 ,而门阀有素 ,资望自高 。
参照其他选士入官途径 , 从科举士人的初仕官品 、
科举 贵族政治氛围依然炽盛的唐初 , 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
官僚的迁转以及在整个官僚队伍 ( 尤其在中枢集团 ) 的 值得注意的是 , 唐初藉父祖荫资入馆 、
监为生徒者 , 即
比重诸方面来加以分析 。 使科举及第 ,授官定品也往往参照其父祖官品而衡定 。
唐制 ,科举士人贡举及第 , 仅获得出身 , 要入仕为 试举一例 , 裴行俭“幼以门荫补宏文生 。贞观中 , 举明
}
官 ,尚需通过吏部的“释谒试”。唐代秀才 、
明经 、
进士 ”λg左屯卫仓曹参军为正八品
经 ,拜左屯卫仓曹参军 。
等贡举主要科目及第士人的入仕定品 , 按《新唐书・选 官 ,按唐制规定 ,明经及第不可依此而超次授官 。但因
举志》
所载 , 唐代秀才 、
明经及第分甲 、
乙、丙、
丁四等 。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为隋光禄大夫 , 武德时 , 追赠为原
唐前期 ,秀才和明经及第几无甲 、
乙等第 。以丙 、
丁第 州都督 。原州都督为正三品 , 按“赠官降正官一等”的
而论 ,秀才及第 ,获正八品下即为佳品 ; 明经及第 , 得正 唐代荫品原则 ,裴行俭虽明经及第 , 授官却依四品官之
九品下亦为上品 。而进士及第分甲 、
乙二等 , 甲第 , 从 子的用荫规定 。这是唐初资荫优于科第的一种体现 。
九品上 ,而唐前期进士甲第者绝少 。进士乙第则仅为 除门荫入仕外 ,唐初直接入仕中的应征得官 、
举荐
从九品下 。与门荫入仕定品相比较 , 唐代门荫入仕定 入仕和军功入仕等 ,较之科举入仕而言 , 步入仕途也更
品 ,从一品子的正七品上到七品以下 , 九品以上及勋官 为便捷 。
五品以上子的从九品下分列十等 。唐初 “秀才科等最
, 武德中 “
, 天下兵革方息 , ……士不求禄 , 官不充
高”,以丙第而论 , 等同于正五品之子的荫品规定 。而 员 ,吏 曹 乃 移 牒 州 府 , 课 人 应 集 , 至 则 授 官 , 无 所 退

明经丁第同于“凡品子任杂掌及王公以下亲事 、
帐内劳 ”λg至贞观年间 , 对应征者虽有所简汰 , 但应征入仕
遣。
满而选者 ,从九品上叙”的规定 。进士乙第同于七品以 仍不失为求官的重要手段 。
下九品以上及勋官五品以上子的荫品规定 。科举入仕 荐举有诏荐 、
公荐和私荐等多种形式 。武德 、
贞观
的初仕定品的规定从唐初开始即贯彻于吏部铨选的实 年间 ,多次下诏求贤 , 以充朝廷 。以应诏荐而得官者如
际运作中 。让我们以个案对象为例 :“李义府 , ……贞 杨越 ,太宗即位之初 ,诏举幽贤 , 杨越始以角巾应命 , 褐
µg υ
观八年 ,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以义府善属文 , 表荐 衣诣阙 。起家拜石州方山县令 。 至于公荐和私荐 , 在
ξ
”λg娄师德 ,
之 。对策擢第 ,补门下省典仪 ( 从九品下 ) 。 唐初尤为普遍 ,中央与地方的公卿长吏 , 均有向朝廷荐
ψ
λ
g
贞观末“进士擢第 ,授江都尉”( 从九品上 ) 。 陈元敬 ,贞 举人才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因荐入仕的在唐初有很
观二十一年“乡贡明经擢第 , 拜文林郎”( 散官 , 从九品 多 ,如王王圭 、
刘胤之 、
薛收 、
马周等即为此例 。
ζ
λ
g
下) 。王王番 ,唐初“以国子监太学明经擢第辉扬 ,授上党 唐初 ,政权草创 ,兵革频动 ,武夫勋人 ,积军功而入
{
λ
g
郡长子县主簿 ,又任北京乐平县主簿 。
” 参照唐制品秩 仕自为寻常之事 。军功入仕者在唐初官僚队伍中也占
规定 “长子望邑
, ,乐平帝畿”,王王番初授长子县主簿 ,为 有相当比例 , 至贞观中期 , 虽国家承平 , 地方长吏中仍
望县职官 ,起家官品正九品下 。转迁乐平县 , 为畿县主 的现象 。µϖg
存在“刺史多是武夫勋人”
簿 ,正九品上 。从上引史料可以看出 , 唐初科举士人的 门荫入仕 ,依托的是冠冕之家 、
贵胄子弟的特殊身
入仕 ,不论是制度涵定 , 还是实际操作 , 都是在低“品” 分 ; 荐举得官 , 适应唐初以吏道治天下的用人方略 , 其
位上运作 。在唐初崇尚门第 、
官爵的社会风习以及“抑 得官途径又有亲近皇帝 、
大臣的便利契机 ; 军功入仕 ,
文雅而奖法吏”
治世重吏干之才的用人方针下 , 科举士 得益于唐初征战立国的现实需要 , 又与唐初统治集团
人多艰于仕途 , 居大不易 。即使是有“待非常之才”并 为胡化较深的关陇士族为主体而崇尚武功的传统相吻
“授以不次”
之称的制举 , 唐初由此入仕的亦多在八 、
九 合 。是以这几类人物进入仕途后的迁转一般较科举官
品之间 。制举及第定品较低的状况一直持续到高宗时 僚要快捷 , 其中十数年而至卿相的大有人在 。如马周
11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从贞观五年拜官至贞观十八年迁中书令 , 为时不过 14 数已达 13465 人 。由此推论 , 贞观末年官员数当与此
年 。其他如李靖 、
李责力 、
尉迟敬德 、
苏定方 、
张剑等以军 数相差无几 。而作为选官途径之一的科举 , 唐初及第
功起家者 , 至显宦也不过十余年时间 。而对唐初科举 人数又当几何呢 ?
官僚的仕途分析 , 应按二种类型区别对待 。一是隋代 根据《登科记考》所载 , 自武德五年下诏开科取士
科举及第而入唐为官 ( 或继续为官 ) 者 , 其名闻者有杜 至贞观二十三年 ,二朝科举及第人数分科统计如下 :
正伦 ( 秀才) 、
许敬宗 ( 秀才 ) , 房玄龄 ( 进士 ) 、
杨纂 ( 进 科
及 目 秀才 进士 明经 俊士 明法 制举
士) 、
韦云起 ( 明经 ) 、
孔颖达 ( 明经 ) , 张行成 ( 孝廉 ) 等 。 朝代 第人数
此数人中 ,许敬宗和孔颖达位列泰府十八学士 , 可以算 武德
6 22 14
是因文章显名的 , 其余七位在贞观年间位至卿相则主 ( 622~626)
要依凭自身的才术和能名 。如房玄龄以善建嘉谋 , 深 贞观
22 205 3 1 4
识机宜而知名 , 堪称“命世之才”。张行成则以敢于直 ( 627~649)
谏 ,理有能名而见知于太宗 。而杨纂因“尤明识务”、 需要说明的是 ,上表所载武德 、
贞观二朝科举及第人数
“长于吏道”而晋身 。由此而论 , 隋代科举及第而在唐 与实际及第人数有一定距离 。据《玉海》所云 “
: ( 唐) 登
初至显宦的主要是一批善于治世的吏干之才 。而在唐 科记专载进士 , 续之者自元和方列制科 。
”上表所列各
初科举及第入仕的这一类科举官僚因缺乏唐立国前后 科及第人数为徐松依据《文献通考》
卷 29《选举二》中的
复杂政局的历练 ,加以科举入仕后的时间相对短促 , 故 “唐登科记总目”,从各类史书文献中辑录钩沉所得 , 其
多以文学 、
经术为谋身之本 , 如李义府 、
上官仪 、
张昌 中秀才 、
进士二科于《登科记考》中分年标列及第人数 ,
龄、
郭正一 、
郝处俊 、
娄师德 、
裴行俭等 。以文学 、
经术 较为符合实际及第人数 。明经 、
明法 、
制举唯有及第人
兼具吏干之才的 , 在唐初科举入仕的官僚中尚绝少见 姓名而无每年及第人数之记载 。俊士之数来自《唐摭
及 。只是到高宗以后 , 其间的部分人物才日渐成熟而 言》
所引武德五年一年及第数 , 其后及第人数及至及第
至大用 。故武德 、
贞观二朝 , 除崔仁师武德初“制举” 者姓名均史无所载 , 难以考索 。就唐代科举中各科目
(实为荐举) 及第 ,贞观末位至宰相 , 孙伏伽武德五年进 地位而言 ,明书 ,明法 、
明算为贡举中的专科性质 , 及第
士及第 ,贞观后期官至大理卿外 , 其余的科举入仕者多 人数很少当为事实 。制举创设于贞观 , 其始尚不规范 ,
踟蹰于低中官品之途 ,绝少有超过正五品以上的 。 加以其特科性质 , 及第人数无多也应可知 。明经一科
囿于史料的限制 , 对唐初科举官僚在当时整个官 自唐初就不入“登科记”, 各年及第人数难有确载 。但
僚队伍中的比例很难作一精确的估价 。但是通过对唐 据《通典》
卷 15《选举三》
中“其进士 ,大抵千人得第者百
初官员中及第者的钩沉索隐 , 尤其是对唐初宰相人数 一二 ; 明经倍之 ,得第者十一二”的说法 , 唐初明经及第
及其仕宦途径的梳理排比 , 有望使这种分析达到符合 人数当大大超出进士及第之人数 。而武德年间开科 5
实际的科学认识 。 次 ,贞观年间开科 21 次 ( 贞观二年和贞观十六年停贡
武德 、
贞观时期 , 官员数史无确载 , 但据《通典》卷 举 2 次 ) , 据理而论 , 贞观年间各科录取之总人数较武
19《职官一》
“大唐初 , 职员多因隋制 , 虽小有变革 , 而大 德年间有成倍的增长 。尽管如此 , 落实到唐初官僚队
较不异”
的记载考隋析唐 , 隋官员总数为 12576 员 ( 其 伍的总数构成上 , 姑且不论每年科举及第者还有一定
中中央官员 2581 人 ,地方官员 9995 人 ) 。武德初虽然 数量的人未能入仕的事实 , 即使以科举及第之全部入
存在“士不求禄 ,官不充员”的现象 , 但随着新政权的稳 仕去分析 ,按照高宗显庆二年黄门侍郎 , 知吏部选事刘
定 “选人渐众”
, ,官员人数在武德末和贞观初有了较大 祥道上疏中以“年别入流者五百人”的保守估计 , 唐初
幅度的攀升 , 当在隋制官员人数基础上上下浮动 。这 每年科举入仕者仅为年入仕者总量的十几分之一 。由
从贞观初选人云集京师 , 得官者众的事实记载中也可 此推论 ,唐初科举官僚在整个官僚队伍中的比重尚且
得到间接印证 。贞观元年 , 刘林甫为吏部侍郎 “
, 时选 微弱 ,这从武德和贞观二朝科举出身的宰相在整个宰
人渐众 ,林甫奏诸四时听选 , 随到注拟 , ……时天下初 相人数中的比重也可以得到直接的印证 。
定 ,州府及诏使多有赤牒授官 , 至是停省 , 尽来赴集 , 将 武德朝的 12 个宰相 ( 房玄龄 、
高士廉在太宗发动
ω
µ
g
万余人 。
” 同年 ,因京师米贵 ,始分人于洛阳应选 ,参选 玄武门之变以后被任命为相 , 应划归太宗朝宰相之列 )
µg ξ
者 7000 人 ,而得官者 6000 人 。 贞观初年 , 太宗虽下令 中 ,除刘文静以太原起兵之元勋得以庶族身分入相外 ,
裁并州县 ,定中央官员数为 642 人 , 但这种裁减官员的 其余“俱是贵族”。一般认为 , 武德朝的这些宰相 , 无一
努力并没有一以贯之 。按高宗继位不久 , 唐内外官员 科举出身 。但考察《旧唐书・窦威传》:“窦威字文蔚 ,
119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 ,射策甲科 ,拜秘书郎 。
”所 后也已渐显端倪 ,如来济 、
上官仪 、
李义府由进士及第 ,
谓“举秀异”
即为秀才 ,有《隋书・文学传》
“隋秀异之贡 , 以“文翰见知”,位至清望即为明证 。总之 , 科举制在唐
不过十数”为证 。窦威为隋代秀才自当无疑 。故高祖 初的推行 ,为最终撼动门阀政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
一朝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宰相总数的 1/ 12 。贞观宰相 26 支点 ,其后高宗 、
武则天到玄宗在位的百余年间 , 大力
人 ( 于志宁应入高宗朝宰相 ) , 其中房玄龄为隋代进士 、 推行的科举制度终于引发了唐代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
张行成为隋孝廉 ,许敬宗为隋秀才 。至于崔仁师 , 虽然 巨大变革 。而初唐科举对这种社会大变革作了必要的
两唐书崔仁师本传中均有崔武德初应制举记载 , 但崔 酝酿和准备 。
应非科举出身 , 理由有二 。其一 , 如上文所论 , 武德朝 作   者 : 湘潭师院副教授 ( 411201)
尚无以考试为内容的制举 。其二 , 据《登科记考》卷 1 责任编辑 : 唐昌福
引武德五年举人诏并以此为唐“制举之始”的说法 , 武
德初也不存在应制举一说 。两唐书崔氏本传所载当将
注:
诏荐 与制举混同 。因此 , 太宗朝的科举宰相仅为房 、

《唐摭言》卷 1《统序科第》,并参见同书卷 15《杂记》。
张、
许 3 人 ,约占当时宰相总数的 1/ 9 。 ②⑥高明士 《隋代的教育与贡举》
: , 载《唐代研究论集》第
基于上述论证 ,在唐初政治权力分配的体系中 , 科 四辑 , ( 台)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2 年 12 月版
举制起着一种非主流的辅助作用 , 其对当时政治生活 ③引自王昶 《金石萃编》
: 卷 50 。
的影响自当相对有限 。 ④引自罗振玉 《芒洛冢墓遗文三编》
: 。
⑤何忠礼 《科举制起源辨析》
: , 载《历史研究》1983 年第 2
三 期。
⑦参见《隋书》卷 26《百官上》。
说到科举制度对唐初政治生活影响的相对有限 ,

《旧唐书》卷 189《儒学传序》。
所谓“相对”
的概念是基于现实性和长远性两种不同的

《隋书》卷 28《百官志下》“
: 大理寺 ……明法二十人 。

评价标准而言的 。从现实性的角度论证 , 科举制从推

《唐大诏令集》卷 102《京官及总管 、
刺史举人诏》。
行到达到实际社会效果需要时间的冷处理 。在关陇士 ϖ
λ
g《登科记考》卷 1 。
族集团掌权的唐初 , 科举制还不足以改变士庶地主在 ω
λ
g《新唐书》卷 44《选举志上》。
政治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性 , 不足以抵消崇尚门第阀 ξ
λ
g《旧唐书》卷 82《李义府传》。
阅的普遍化的社会风气 。士庶分野依然是当时社会客 ψ
λ
g《旧唐书》卷 93《娄师德传》。
观存在的事实 。从长远性来看 , 科举制的推行 , 确实从 ζ
λ
g《全唐文》卷 216 , 陈子昂 《
: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
法令条文上剥夺了高门旧族依靠门第“平流进取 , 坐至 墓志铭》。
《全唐文》卷 216 。
公卿”
的政治特权 ,使门阀政治赖以继续延续的根基彻 {
λ
g李大亮 《昭庆令王王
: 番清德颂碑》《全唐文》
, 卷 133 。

底动摇 ,从而为士庶地主由分野走向合流提供了一种 |
λ
g《旧唐书》卷 87《魏同传》。
}
λ
g《旧唐书》卷 84《裴行俭传》。
可能性和必然性 。落实到隋末唐初士庶地主势力消长

λ
gµξ
g
《通典》卷 15《选举三》。
的客观现实 ,科举制颁行于唐后 , 不仅庶族寒门驱驰于
υ
µ
g陈子昂 《唐故散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
: ( 越) 碑铭》《全
,
科场 ,以才艺为求仕之正途 , 而且高门旧族子弟也感受
唐文》卷 214 。
到一种政治上的危机感 , 由科举而入仕的趋向日益加
ϖ
µ
g马周 《请简择县令疏》
: 《全唐文》
, 卷 155 。
强 。与此同时 ,推崇进士 、
文章的社会风气至贞观中叶 ω
µ
g《旧唐书》卷 81《刘祥道传》。

120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