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03.06.

001

中国高教研究 !""# 年第 $ 期

《游 褒 禅 山 记 》对 研 究 生 教 育 的 启 思
杨叔子

摘 要 作者结合王安石名篇 《游褒禅山记》,首先极概括地归纳出其主要论点,接着,就此名篇的论述
提出了要教育研究生涉险、深思、慎学,并同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将实践、思考、学习这三者
相结合,做了对比分析;其次,就此名篇所提出的有志、有力、有物相之这三点做了较详细分
析;再次,就研究生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对其素质做了分析,特别提出了专门性、高层性、独
立性的论点;最后,就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六点具体建议,特别强调了研究生要立大志,会
深思,敢涉险,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素质 拔尖 创新 实践 思考

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 《高等教育研究》第 ’ 期上,!""! 年,我将此文改写与


露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 补充,形成 《读 (游褒禅山记) ,想研究生教育》,作
科技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这一竞争的要害,就 为 “!""# 年春季全国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教育论坛”的
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 大会报告。本文是将此报告作了相当大的删改,又补
的造就,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造就,又在于教育, 充了若干重要观点而形成的。
特别是高等教育。因此,邓小平同志 %" 年代末期就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的伟大改革家,是著名的唐
指出,我国四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的 宋八大家之一,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虽因众多主
基础是教育。众所周知,科学当然包括人文社会科 客观因素所限,变法失败,但他许多思想至今仍极为
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以空前的力度 可贵。#’ 岁他任舒州(今安徽安庆潜山)通判时,游褒
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以及其应占 禅山,探山之后洞,欲穷其深,远未果,对比古今,结
有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以空前的力度赋 合切身经历,有叹、有感、有得,舒展怀抱,写下这一
予教育战线的重大历史责任,不仅要造就数以亿万 名篇,抒发了欲求得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此一
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 成功的卓见。他明确提出,欲求得此一成功,条件有
且第一次提出了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显然, 三: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即有理想,有能力,能善于
前两个造就的责任分别落在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 运用客观条件。其实,他还提出欲得这一成功的另三
的本专科教育肩上,而后一个造就的责任就主要落 条:涉险,深思,慎学,即涉猎险远,深沉思考,有批判
在研究生教育肩上,任重道远。拔尖创新决不是一般 地学习。这两个三条,正蕴涵了他以后伟大变法的重
创新,而是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原创性的创新,是无 要信息,这对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什么样
愧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历史的能开辟新领域的 的拔尖创新人才,颇能启发思索。
创新。 王安石本人就是一位非凡的拔尖创新人才,他写
研究王安石所写的名篇 《游褒禅山记》,或许有 的 《登飞来峰》一诗中有个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
益于我们研究生教育去履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历 缘身在最高层。”多有气魄!正因他能拔尖,拔了尖, 站
史使命。!""& 年秋季,我用此名篇的观点,在我校研 得高,所以,望得远,看得清,见得明,无所畏惧!
究生开学典礼上,做了一个简短讲话,并将此名篇印 一、 涉险 深思 慎学
赠给每位新研究生。同年,我写了一文,发表在期刊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博士生教育,就是精英教

#
!""# 年第 $ 期 中国高教研究

育。精英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 当然,孟子讲得对,“心之官则思”。动脑更包含着
创新人才。拔尖创新宛如旅游中攀登无限风光之峰, 思考,对拔尖创新人才而言,特别是要 “深思”。“世之
此峰必远、必高、必险、必奇,又似探寻幽邃神秘之洞,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一定在于外表的险远,也可能
此洞必幽、必深、必危、必奥。王安石讲得对,“夫夷以 在于内涵的玄深。庄子批评得中肯:“人皆知有用之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中往往含有极大之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等 & 用,“非常之观”往往寓于所忽视的一般之中。要去伪
人游褒禅山的后洞,游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之 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分析、去归
处,就有人害怕了,谎称“不出,火且尽”,就退出了。即纳、去比较、去认识、去把握有关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使如此,所到之处,“来而记之者已少”。因为进愈深, 规律。拔尖创新人才之所以为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
“ ”
见愈奇,至则愈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有涉 此。恩格斯讲得何等深刻,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
险,只有闯入此境,方有可能观奇;只有面向国家发展 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着的精神。深思,就是深沉的独
的战略课题,面向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 立思考,就是高扬大脑进化所形成的智慧,决不为任
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前沿,面向人类探索未知的 何框框所桎梏。美国物理学家 ’・卡普拉所著的 《物
重大基础,方有可能获得客观世界的有关信息,方有 理学之 “道”——
— 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
可能突破,实现原创性的发明或发现,即拔尖创新。涉 高度赞扬了老子、庄子、禅宗等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
险就是重要的实践,离开了实践,什么也不会有。“实 理学的新概念惊人的相似、深刻的一致。这充分说明,
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躬行为启化之源。” 老子、庄子、禅宗等既能充分置身于实践,极其细致观
实践就是创新之根。 察客观世界,又能充分独立思考,高扬大脑智慧,从而
身临人之所罕至的境地,一句话,“涉险”,只是提 所得出的哲学思想具有极高的深刻性、普遍性、永恒
供了拔尖创新的前提,用数学语言讲,只是提供了必 性,即庄子讲的“道通为一”。
要的条件而非充分的条件。所以,王安石强调指出, “深思”,既要善于逻辑思维,首先保证思维的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确性,这极为基础;又要长于形象思维,有着良好的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即使有了客观的条件, 觉、顿悟、灵感,保证思维的原创性,这十分关键。要能
接触到了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人之所罕至的 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没有逻辑思维是不可能
境地,即有关的客观事物,要有所得,必须时时处处求 的;然而,只能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只能永远
思之深,要充分动脑。 “跟踪”、高级 “落后”,因为问题是别人发现的,领域是
动脑太重要了,人之异于禽兽,在于有人的大脑, 别人闯入的。因此,还要能率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个大脑进化了 &"" 万年,有着巨大的潜能、卓越的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直
灵性、极为奇妙的功能。脑,对外界信息,能感知感受, 觉、顿悟、灵感。彭加勒讲得对,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
加工处理,存贮调动。动脑,包含了“实践”。因为即使 觉是发现的工具。爱因斯坦讲,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
接触了有关的客观事物,有关的客观事物作用在你的 因素是直觉。霍夫曼证实了这点。他讲,爱因斯坦的方
手、脚、眼、耳、身、你的有关的感官上,然而不动脑,也 法,虽然是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
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察,触而不觉,食而不 是美学的、直觉的。
知其味,仍然不能感知感受,获得外界信息。脑有个 王安石除了强调涉险、深思之外,在文中最后还
“滤波器”的功能,你关注的信息,可通过,不关注的信 讲了 “慎学”,讲的就是在学习中必须有怀疑精神、批
息,给滤掉,更不用讲充分调动脑的功能即集中注意 判精神,不能 “人云亦云,书云亦云”,这对拔尖创新人
力去获得更多、更全、更有价值的信息了。因此,就感 才而言,是必可少的。褒禅山有块石碑,铭文已漫灭不
知感受获得信息而言,动脑是动“手”(包括动手、动一 清,能够看清楚的只有 “花山”两字,而褒禅山当时又
切可动的感官)去感知感受、获得信息这一实践的继 称为“华山”,他怀疑“华”乃“花”读音之误。因此,他在
续。没有动脑的“实践”,只有动“手”的实践,决不是一最后讲:“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个完整的实践、真正的实践,甚至得不到任何有关信 其传而莫其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息。毫无疑问,没有动“手”的实践,不接触有关的客观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此,慎取就是慎学。人类要前
事物,动脑的实践也不复存在。不涉险,怎么可能有动 进、要发展,一定得先继承、先学习,这是发展的基
脑的涉险“实践”?! 础。“不学无术”,批判轻视学习的人;“活到老,学到

%
中国高教研究 !""# 年第 $ 期

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为了前进、发展,就不 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况是拔尖创新人才!
能拘泥于以往,只有在学习与继承的前提下,同时对 有志,就是有理想,有抱负,这是世界观、人生
以往的加以怀疑、批判、慎取,才能创新、发展。怀疑、 观、价值观的深刻反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
批判、慎取,决不是简单的否定以往,因为没有历史 志;“攀上科技高峰”,是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的沉淀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与 下之乐而乐”,是志;一定要为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
研究,就是为了发展、突破,这就不能不在涉险、深思战略目标做出贡献,是志。这是鸿鹄之志,而非蓬雀
的同时,对现有的有关材料,有批判,有慎取,从而有之志。这种伟大的志向,就是一种强烈的追求。王安
突破。清朝袁枚讲得恰当:“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 石为了立志变法,顶着巨大压力,提出了 “天变不足
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 “三不足”口号,他写
我国教育有个极好的传统,将学习、思考、实践 下了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歌颂杏花
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 的名句,表达了他改革大志的坚定。
是根本。我国古代的学院就充分弘扬了这个传统,培 有志,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坚韧的毅力,锲而不
育出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岳麓书院就有:“博于问学, 舍,旦旦不倦。“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孙中山先生引用 百折千磨,初衷不改;踏平坎坷,终成大道!有志,就
《四书・中庸》的话作为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 会有强烈的渴望、无可遏制的激情,如痴,入迷,忘
慎思,明辨,笃行。”这两个例子都是讲三者的结合。 我,去发现,去发明,去创造。没有志,没有理想,没有
王安石提出的慎学、涉险、深思,正是我国优秀教育 追求,就没有强大的动力,没有强烈的激情,没有如
传统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的生动体现。对拔尖创 痴入迷的全力以赴,就不可能极大地调动与发挥思
新人才而言,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慎学,不是一般的 维的神奇灵性与巨大潜能,珍分惜秒,日积月累,来
思考而是深思,不是一般的实践而是涉险。现在,教 一个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大觉大悟,
育界有个说法,“做中学”;应该补一句,“学中做”,方 闯入险境。显然,这就缺乏了创新的前提条件。
为全面。学,主要指学习;做,主要指实践;而思考既 有志,就能战胜自我。韩非子讲得好:“志之能
包含在 “学”与 “做”之中,又是将 “学”与 “做”联系起 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个人最危险的敌人是自
来的纽带。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就应该有“研中学,学 我,“自知者明”。在美国连任四届总统、是空前也很
中研”。研,研究,主要指涉验;学,学习,主要指慎学; 可能是绝后的富兰克林就讲过,我们唯一害怕的就
而深思既包含在 “研”与 “学”之中,又是将两者紧密 是我们自己。只有能战胜自我的人,才能战胜其他。
联系而不可分的纽带。显然,研究生主要应在研究工 人可以改造,大脑终身可塑,浪子可以回头,人完全
作中本着批判、怀疑、开拓的精神,深思熟虑地进行 可能主动地改造自己,而关键在志。拔尖创新人才一
学习,而且学习也是结合研究工作进行的。 定有强烈的自律意识。
二、 有志 有力 有物相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
王安石明确提出,人要能至拥有奇伟瑰怪非常 也。”有力,就是有能力。无能力,怎么行?“志”,怎能
之观的险远境地,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 实现?“志”,甚至也无法体现!
有力,三是不能 “无物以相之”,即有物相之。这是极 有力,研究生主要应有三方面的能力:独立的学
为正确的见解。第一、第二是主观条件,第三中的 习能力,完备的思维能力,扎实的实践能力。这三种
“物”即客观条件,“相”就是正确处理主观条件与客 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与主要内涵,没有这
观条件的关系;有物相之,即善于正确运用客观条 些能力,决没有什么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也体现着慎
件。当这三个条件均具备,而且彼此渗透、相互支持 学、深思、涉险三者的要求。
时,险远可至,事业能成,目的乃达,人才也就拔尖而 独立的学习能力,这是基础。知识是一切创新的
出。 基础,从而学习就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拔尖创新更不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我国自古以来,就
例外。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繁杂纷纭,实际彼此相异,
极为强调。而这正是要干一番事业最基础的主观条 没有精于选择、善于归纳、明于分析、勇于批判的独
件。清代彭端淑在其名篇 《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谆谆 立学习能力,不能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就丧失了拔尖
告诫下一代,办事为学,是难是易,在于有志无志,昏 创新的基础。要向媒体学习,向实际学习,也要向自
庸聪敏并非关键;“人之立志”,方为要害。“三军可夺 己学习,善于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完

%
!""# 年第 $ 期 中国高教研究

备的思维能力,这是关键。这渗透在学习能力与实践 由外界提供;而有志,有力,善借物,则主要取决于个
能力这两者之中,而且又将这两者交融在一起。人才 人本身的努力,取决于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的
水平的差异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差异,人才水平的高 结合,对拔尖创新人才而言,则主要取决于将慎学、深
低关键取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融的完备性,此 思、涉险三者紧密的结合。
即取决于思维的深刻性、活跃性、开拓性;庄子讲得很 三、 专门 高层 独立
透, “唯达者知通为一 ”,讲的就是哲者思维的深刻 有志,有力,善借物,就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
性。扎实的实践能力,这是根本。实践不仅是检验真 什么是素质?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的物质基础
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最大、最活、取之不尽的知识 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关键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将后天
宝库,而且能力来于实践,品德来于实践,创新归根结 所接受的众多影响 (特别是知识)内化与升华为人内
底也来于实践。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没有扎实的实践 部的稳定的品质。
能力。当然,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不同,实践表 素质是一个稳定的整体,不可分割,但可改造,年
现的形式也会不同。 小时改造易,年老时改造难。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
不言而喻,对拔尖创新人才而言,生理承受能力, 类同于物的特性,一个物在外界作用下,就会有反应;
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十分重要。拔尖创新的道路决 这个对外界作用的反应如何,本质地取决于物的特
不平坦,而且可能漫长,失败乃至严重的挫折也很自 性。人的素质在外界作用下,也会有反应,如品德如
然。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断然不行的。这种强 何?业务能力如何?审美水平如何?身心承受能力如
大的身心承受能力是拔尖创新的保证条件。 何?等等。这些都是素质对外界作用反应的不同方
“有志与力而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面。素质是看不见的,所能看见的是素质的反应、表
相之,亦不能至也。”有物相之,就是办事一要有客观 现、外露,而且这些反应、表现、外露也往往是相互渗
条件,二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两者不可缺一。 透、彼此影响、不可分割的。我们所讲的德、智、体、
有物,就是有客观条件。从事研究,没有必要的 美,所讲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
仪器设备、足够的图书资料、应备的“硬”环境,研究就 素质,本文所讲的有志、有力、善借物,以及其他有关
无法真正开展,工不利其器,甚至无其器,何以善其 分类,都是素质在不同方面对有关外界作用的反应、
事?!其结果只能是就事论事的一个读书报告。这是 表现、外露。
“硬件”。还有“软件”,就是周围的学术气氛:第一,研 在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中,重论文的写作,轻思维
究就意味着有不同的见解,有“争鸣”,有“学术自由”, 的训练;重成果的获得,轻实践的锻炼;重统一的要
有 “学术责任”;无学术争鸣不成学术气氛,无学术自 求,轻个性的发展;重目前的“见物”之所需,轻日后的
由何能有学术争鸣,无学术责任其实也无真正有益的 “见人”之所谋;重功利的立竿见影,轻素质的长期培
争鸣。第二,气氛不是一个人所能形成的,必须有一 育。“五重”正确,而“五轻”绝对错误。总之,我国社会
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气氛的校园。人是 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与作风,深深地危害着我国研究生
在环境中成长的,学术水平高、学术气氛浓厚的校园, 教育;既危害着研究生的 “志”、“德”、政治思想素质、
是创新人才成长极为关键的“软”条件,而且将长期乃 文化素质,也危害着研究生的 “力”、“智”、业务素质、
至终身深刻影响着人才的成长。有物,有客观条件, 身心素质。人才的外流,创新的匮乏,知识产权的稀
还得会用,善用。荀子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少,学风中许多堪忧的现象,不能不与此有关!
也。”一是借,二是善,能否善于利用客观条件,这是 我们还应该强调研究生的四个特点,也是研究生
涉及拔尖创新的重大问题。高级专门人才要取得事 应具有的素质的四个方面的表现:
业成功,就要懂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 第一,专门性。这是就学科而言。高等教育已是
帮”这一朴素的真理,要有团队精神,能体谅他人,真 专门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应从专门人才中拔尖脱颖而
诚待人,密切合作;有了大舞台,才能演出威武雄壮的 出,在十分专门的学科中实现原创性的突破,即十分
创新大剧来。 尖;拔尖,即尖中更尖,执此专门学科的牛耳。但要能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是成功的必要而充分的条 专,就应有适当的广;无广就没有真正的专。
件,而 “志”是关键。有志,有力,善借物,是衡量一个 第二,高层性。这是就知识而言。不仅学科应专
人素质的尺度,自然也是衡量一个人拔尖创新能力的 门,而且知识应高层。创新,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
尺度。当然,人才层次不同,衡量尺度也不同。物,应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知识创新的发展,人类的历史

$
中国高教研究 !""# 年第 $ 期

就是知识的沉淀。专门学科知识的高层就是知识的 涉险、深思、慎学,从而拔尖创新。为此,鉴于我国研
前沿,就是知识的创新战场,就是研究、开拓,更是知 究生教育的实际,特别提出如下六点建议:
识的升华,升华为形而上。但要能达到高层,就应有 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其核
坚实的基础;无基础就没有真正的高层。 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研究生教育必须高
第三,独立性。这是就思维而言。正如前述,人才 度重视这一点。由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
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思维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思 远别于本科生教育,交融重点应放在思维、精神、整体
维的完备性,这里重要的是恩格斯所强调的独立思 方面,亦即应放在形而上的方面。研究生的学习与研
考着的精神,即思维的独立性。思维不能独立,没有 究的具体成果与内容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长远
独立见解,又能有什么创新!何况是拔尖创新! 的效益,是通过学习与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所取得的具
独立性还体现着强烈的个性。“全才的天才”难 体成果,在思维能力上所得到的提高与加强,在精神
有,“偏才的天才”可寻。大文豪李白也明白:“人非尧 境界上所得到的充实与升华。这大体可表现为:具有
舜,谁能尽善?”任何一个卓越的人物、拔尖创新的人 十分高尚的人性,首先具有自觉的强烈的民族精神;
才,莫不有强烈的个性,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可以 同时,具有极为非凡的灵性,首位的是具有在多种情
说,要拔尖创新,必须有强烈的个性,但是逆定理不 况下的拔尖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 !""! 年 # 月 !$
一定成立。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特别是在杰出的 日举行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明确指出,一个人要成
人才 即将 拔尖脱 颖而 出时 ,可 以而 且应 该扬 长护 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绝对不行的。
“短”;决不能求其全、攻其 “短”,压制个性,扼杀人 应该说,这正是对拔尖创新人才讲的。读一读 《科学
才,骈死千里马。 时报 》 !""& 年 && 月 & 日大学版上的一篇评述文章,
王安石就是有着渊博知识的政治家、文学家,是 题目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最
有着坚实基础的高层决策者,是有着强烈个性、具有 后指出:“!& 世纪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趋势还不十分明
执拗精神与独特见解的伟大人物。变法虽然失败了, 朗。但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
词中还在讲:“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思量着什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要指出的,学
么?只能是变法为什么失败,国家该怎么办,而决不 人文的也不一定有足够的人文底蕴,只有把人文教育
是其他。 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是只看到所谓有用的知识与
第四,导向性。这主要是就品德而言。拔尖创新 方法,不是轻视所谓 “无用”的知识与方法,漠视人文
人才,就是杰出的科学家、文艺家、企业家、政治家、 思维,无视人文精神,抛却人文整体,才有可能沉淀下
军事家,亦即某一方面的卓越的带头人或领导者。正 足够的人文底蕴。对学科学技术的也有完全相似的
因为在某一方面拔了尖,成了这一方面的 “圣人”,庄 情况。何况科学与人文两者的交融起着巨大的育人
子讲得对,“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 作用。其实,从王安石的学识、经历及其所采取的变
也”。要“明”天下,就是要以品德去影响天下,导向群 法措施中,也充分反映了这点。试问,他不懂得点水
众,而决不能相反。因此,研究生的品德的培养,就十 利,如何敢在常州坚持修运河?他不懂得点茶叶,如
分重要了。当然,导向性也可推广至 “智”的方面,拔 何敢在江西饶州向朝廷上书反对 《榷茶法》?他不懂
尖创新人才的成就首先就在 “智”,“智”方面的成就 得点农业,变法之时有关农业的新法又如何制定?
不可能没有重大影响。王安石的智与德显然就是如 第二,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我支持这种看法,
此。 应该吸取欧美做法,将硕士学位作为一个过渡学位,
显然,所谓拔尖创新,首先指“智”的方面。因此, 纳入本科教育的管理体制中。这样,就可将硕士生招
专门性、高层性、独立性应是研究生素质的主要表 生大为扩展,多培养更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同时,又可
现。这里,决没有讲导向性不重要,可缺德,可轻视 集中力量在博士生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样,才符
德。何况,这四个方面还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不 合我国国情与世界潮流。硕士生学习年限可缩短到
可分割的。 一年或稍长,可做也可不做学位论文;而对博士学位
四、 转变观念 优化环境 论文的要求必须有相当大的提高。应该认识,博士生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深化教 教育才真正是 “研中学”、“学中研”,拔尖创新的毕竟
育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当然适用于研究生 是少数,所以只讲“一大批”,而没有讲以百万计,也没
教育。正如前述,只是对研究生的素质要求更高,能 有讲以十万计。只有真正实现慎学、深思、涉险,才能

%
!""# 年第 $ 期 中国高教研究

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识自己,力求长进;何况,这更是对整个研究生的关心
第三,强化 “精品”意识,加强 “精品”建设。“精” 与激励。只要淘汰后的处理适当,体现我们的教育是
就非一般。要有 “精品”课程,要有 “精品”学术活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淘汰
更要有 “精品”环境,更要有 “精品”导师,即大师。有 是利多弊少的。不淘汰,不符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了 “精品”导师,才可能有 “精品”其他;也只有通过 美国研究生教育所实行的资格考试值得我们研究。
“精品”其他,才能体现“精品”导师与环境。“精”不但 第六,研究生教育要实行交费制。本科生尚且要
表现为精彩的感人的形而下,而且浸透着卓越的悟 交费,为什么研究生不交费?如果研究生担负了助教
人的形而上;科技中包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人 或助研或其他工作,那么按劳付酬;如果研究生经济
文中蕴藏着科学基础与科学珍璞。这样,也将启迪着 困难,无力交学费,无力维持生活,那么通过各种途径
研究生在学习与研究时,既能努力去把握学习与研 提供资助;国际上已有许多可供参考的范例。我们是
究的具体对象与内容,同时更能超越这具体对象与 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一定要关心贫困学生。关心贫
内容,而感悟到更多的形而上,而这正是培养拔尖创 困学生,扶助弱势群体,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
新人才所最需的。王安石不正是通过游后洞未果而 的。交费,于己,有利于珍惜攻学位来之不易;于国,
感悟到人生成功的要诀何在吗?禅宗讲,觉悟有三个 有利于节约开支以作他用。现在既不交费,又不淘
层次:最低层,开门见山;中层,开门不见山;最高层, 汰,这是十分不利于研究生成长的。
开门见“山”。这就是讲应去感悟形而上。 在本文论点中,特别重要的有三点:& ’ ( 要教育研
第四,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可因势制宜地将研 究生立大志,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明
究、学习、生产实践 (或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代王守仁《示龙场诸生》一文讲得对:“志不立,天下无
在理工专业中,可恰当同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结合 可成之事。”我们讲“四有”,首位就是有理想,即有大
起来。大学三大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在科技高速 志。& ! ( 要教育研究生会“深思”。不仅“行成于思”,而
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重视与发展作为知 且 “思”的深度、高度、广度、难度不同,人的素质的层
识经济基础的高技术及其产业,是大学义不容辞的 次就不同。拔尖创新人才之 “思”就应更深、更高、更
责任,可以说,大学将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发展高 广、更难,其标志就是 “拔尖创新”。应该在研究生教
科技及其产业又能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大好的实践, 育中,高度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要拘泥具体的
即涉险。当然,一定要将育人同发展高科技产业关系 成绩好坏与贡献多少。优秀的思维品质是人一生中
处理恰当,育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最有活力的财富。 & # ( 要教育研究生努力去涉险。只
第五,研究生培养必须实行淘汰制。没有淘汰, 有在涉险中,才可能真正立大志,真正提升思维水平,
就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就没有拔尖。王安石在文 真正拔尖创新。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我们的研究生,
中讲得很清楚,“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 一要立大志,首先能深深爱国;二要会深思,首先能拔
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那位“怠而欲出者”, 尖创新;三要敢涉险,在涉险中才能成长为拔尖创新
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不能“极乎游之乐”。要严 人才。这可算是三个最基本之点吧!
格实行淘汰制,不但要按成绩是否合格实行绝对淘 (本文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
汰,而且还应按成绩高低顺序实行相对淘汰。淘汰绝 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武汉 )#""*))
对不是不关心被淘汰者,而恰恰是激励被淘汰者认
!!!!!!!!!!!!!!!!!!!!!!!!!!!!!!!!!!!!!!!!!!!!!!!!

北 京 大 学 设 立 “东 盛 科 学 论 文 奖 ”
总金额达 ’""" 万元的 “北京大学东盛科学论文 根据协议,从 !""# 年到 !"’’ 年 , 年间,东盛集团将
奖”+ 月 !" 日在北大设立。这一奖项主要用于奖励在 捐资 ’""" 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其中每年拿出 ’"" 万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北大学者。全国人 元奖励在《自然》、《科学》等 $ 种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
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副校长韩启德,教育部副部 发表文章的北大学者。奖项旨在鼓励北大教学科研
长赵沁平以及北大有关领导出席签字仪式,并为首 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以产生具有世
届获奖者颁奖。 界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薛 慧(
该奖项目由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出资设立。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