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龔旭陽 1、吳哲一 2、顧皓翔 3、郭俐佳 1*、陳志華 1、蔡子龍 1
1
屏東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2
屏東科技大學 坡地防災及水資源工程研究所
3
成功大學 資訊工程研究所
*
E-mail: kung@mail.npust.edu.tw

摘要
近年來台灣地區所發生的各種天災及人為因素災害,不只對人民生命安全、建築物、及各
項公共建設均造成重大的威脅,例如 2000 年 921 集集大地震導 致 了 大 量 的 土 質 鬆 動 ,
緊接而來颱風或豪雨,觸發台灣山區土砂災害,甚而造成人民生命及財產嚴重損失。
首 先 災 害 發 生 時 , 如 何 有 效 引 導 災 民 逃 生 與 提 供 必 要 物 資 協 助 ,來使傷害和損失降至
最低,將是救災工作中整備與應變重要的一環。目前的緊急災害逃生與醫療救護資源調度來
說,在災害真正發生時,無論是災民或是救援人員常因無法獲得災害的即時與通報資訊,災
民四處倉皇逃生,救災人員更無法掌控現地狀況,因而造成搶救因難。緊急醫療的調度經常
須仰賴傳統且自立救助之方式,災民任意的逃生也可能使災民遇到另一個土砂災害區,而再
度陷入危難之中,造成更多的死傷。有鑑於此本論文提出“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車輛調派
系 統 (An Emergency Indication and Ambulance Dispatch System for Disaster
Rescue, EIAD)”,目的為能即時提供災民適當的逃生方向與路徑,並依傷患人數與受傷情
況,派遣離災民最適當且最近之救護車前往救援,以達到快速逃生與即時救護之目的。
關鍵詞:土砂災害;即時與通報系統;EIAD;最佳路徑

1、 前言
台灣本島各縣市均有山坡地,如果再有豐富的鬆散土石、陡峻的坡度及充足的水份是土
砂災害產生的基本要素,而土砂災害往往爆發突然,很難準確地預知其發生時間與發生地點
所以土砂災害的發生常對溪流兩岸與下游居民容易造成重大傷害。土砂災害造成的原因是夾
雜是水、泥、砂、礫石甚至巨石混合之後,而產生的土砂流動體,其搬運能力強且破壞力高,
並配合流動速度快等特性[7]。
土砂災害通常爆發突然、來勢兇猛、組成複雜及破壞性大等特性。當土砂災害發生時,現
地狀況與當地災民所呈現是混亂的,災民之潛意識中只知要逃離現場,但又無法即時收到現
地及鄰近災害資訊,而任意四處逃竄,此狀況將會導致(1)在無法得到正確逃生路線就倉促
撤離的情況之下,災民可能陷入另一個土砂災害災區也無法逃離,一樣面臨生命財產的損失
(2)搶(救)災人員無法得知災民的逃生方向與位置,而造成搶救的困難;(3)急救醫院醫生或
救護人員適度調度、正確的急救方向,將無法提供即時的指示。有鑑於此,建立一個不受時空
限制且提供即時逃生訊息與通報救護車前往救援的資訊系統,為防救災工作中整備、應變、及
減災重要的一環。
有鑑於上述的問題,本論文提出一個可以提供災民適當的逃生方向與路徑,以及即時地
派遣離災民最適當且最近之救護車前往救援之功能的土砂災害地區“災害逃生暨緊急救護車

-79-
IICM 第九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輛 調 派 系 統 (An Emergency Indication and Ambulance Dispatch System for


Disaster Rescue, EIAD)”,主要希望達到快速逃生與即時救護為目的,並將土砂災害所造
成之死傷降至最低。以下針對系統實作的相關研究背景與理論探討、論文所設計之研究方法、
及系統實作與系統成果說明分別說明。

2、 研究背景與理論探討
土砂災害形成的三個必要條件為(1)豐富的鬆散土石及足夠的土石堆積物 :台灣位於環
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常會有地震的發生,而造成土壤的鬆動,以及大量的土石堆積,尤以九
二一地震最為嚴重,因而提供土砂災害的材料來源。然而人為的土砂災害也是主要成因之一
山坡地不當利用與開發、森林被亂砍濫伐、山坡地的道路開發、工程棄土及礦區棄渣的處理不
當等均能為土石流形成提供大量的鬆散土石。(2)充足的水分:台灣的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
氣候型,每年均有 3 個以上颱風會侵襲台灣,而帶來大量的豪雨,因此每年的平均降雨量高
達 2500 公厘[1],構成土砂災害形成要件之一。(3)適當的坡度::坡度是提供土石流發生
及流動的動力,坡度陡的地區較容易發生土石流;當土石流流經坡度較陡的地方,由於其強
大的侵蝕力,將侵蝕渠岸及渠床物質,使土石流規模逐漸增大。由於 一般的溪床坡度只要大
於 15o 以上即可能發生較大型土砂災害,而台灣的土地中有四分之三屬於山坡地[4],因此
台灣的自然環境在先天上就有利於土砂災害的形成。有了此三必要條件後又分別受到地形、
地質等原有因素以及地震、暴雨等外在誘因的影響,再加上後天人為的到處開發、濫砍、
與濫伐,使得水土保持不良而埋下土砂災害的惡果。災害逃生暨緊急救護車輛調派系統
(EIAD)是針對災區提供一項緊急逃生或醫療資源之系統應用,故其所需之研究背景與相關
技術包括有:(1)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2)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GIS) 、 (3) 最 短 路 徑 演 算 法 (The-Shortest Path
Algorithm)、(4)背包定理演算法(Knapsack Problem Algorithm)、以及(5)遠距醫療
(Telemedicine)等,將針對此研究背景與相關技術說明如下。
1、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是以衛星為基礎之全球、全天候與 24 小時的三度空間高精度定
位系統。在 GPS 系統架構方面,主要是由太空、地面控制與使用者三方面所構成。GPS 的基本
定位係採用接收器至衛星距離之幾何交會法表示,由已知每顆衛星位置,測量每顆衛星至接
收器間距離,可算出接收器所在位置之三維座標值。距離的計算方式,是以測出衛星發射無
線電波至接收器所需時間乘以光速求得。GPS 為一種正交(Passive)系統,欲決定接收器之
三維座標,必須至少接收 4 顆衛星才能獲得三度空間定位座標。而本研究之 GPS 測定乃使用
差分定位法(Differential GPS, DGPS)進行野外調查,使定位精度達到 2~5 公尺內,其差
分定位法可詳圖 1 所示。
2、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地理資訊系統(GIS)是近十年所發展出一判斷空間分佈之地理座標資訊與資料庫處理技
術,並整合地理數學與地圖測量學等科技。GIS 之組成包含系統主體與系統操作兩部分:(1)
系統主體包括資料庫、軟體與硬體等,(2) 系統操作則為 GIS 系統軟體者、操作員、經理者、使
用者、系統發展者及應用模式建立者等。GIS 系統架構如圖 2 所示,其目的在於將地理資訊以
某種方式儲存,並能適時提供給大眾使用[5]。而地理資訊的輸入、儲存、分析與輸出工作必須

-80-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經由電腦軟硬體組合達成。

基地站改正值
基地站
移動站

圖 1:差分定位示意圖

資料蒐 集及 輸入
資料處理及 儲存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模 式
數位板 土地適 宜性分析模 式
最佳路徑 分析模 式
紙圖
地理資 料庫
掃瞄器

野外 調查 成果 輸出
文字檔案

儲存媒體
航空攝影 及 外部檔案 螢幕輸 出 C
D -R
OM 紙圖
遙感探測 轉換 TAPE

圖 2:GIS 之主要架構圖

GIS 之地理資料庫所儲存之資料亦稱為數位地理資料(Digital Geographic Data),目


前地理資訊系統運用領域廣泛,因此為因應不同使用者需求,而發展出多種不同數位地理資
料儲存形式,當中主要分為網格式(Raster)與向量式(Vector)兩類。
1. 向量式資料:資訊系統將所有空間單位以連續且完整之座標方式記錄採樣順序,例如一
般道路資料均為向量式資料之圖層,系統以線段將方式將道路資料進行紀錄,展示時方
可呈現平順之道路圖層。
2. 網格式資料:網格式資料即地理資訊系統將空間資料分割成規則的方格,所有的空間資
料即由這些相同規則的方格來表達,因此網格式資料可清楚查察覺其資料展示結構為多
個方格共同組成,連接之邊緣通常具鋸齒狀。
地理資訊資料庫中所儲存之數位地理資料,依其資料類別可劃分為三類,分別為空間資
料(Spatial Data)、地理資料(Geography Data)以及屬性資料(Attribute Data) 。在 GIS

-81-
IICM 第九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展示地理資訊時,三種類別資料需進行結合連接,才能提供使用者完善之地理資訊,以下針
對三項類別進行說明:
1. 空間資料:為相關地形地貌影像,如衛星空照影像、地圖或行政區分界形狀等地形影像,
如圖 3 為經過網格式圖形切割法分割後之空間圖層影像資料。
2. 地理資料:主要儲存測量而得之地理座標、方位與相對地點等資料,圖 3(a) 本身原為一
資料表(Table)型態儲存,在與空間資料做連結後,地理資料即可快速對應至該所屬空間
資料。
3. 屬性資料:名稱、性質、形狀、種類與所有權等資料,其與空間資料連結對應後結果,亦
如圖 3(b)所示。

圖 3:(a) 空間資料 圖 3:(b) 屬性資料

3、 最短路徑演算法(The-Shortest Path Algorithm)


以往地理資訊系統均利用傳統地圖或模型儲存及展示空間資料,但傳統地圖在保存、更
新或查詢上均不如數值資料快速且簡便。若需同時將許多地型圖互相套疊進行分析時,傳統
人工方式處理更為大大不便。反之,若將地圖所包含的資料,如空間資料、地理資料(座標、方
位與相對地點等),以及屬性資料(名稱、性質、形狀、種類與所有權等)全部轉換成電腦能處理
的數值資料存在資料庫內,則可對資料進行更有效率的維護更新,也能作更快速、更複雜的
分析處理。
針對逃生模式之建立,因考慮逃生人員所需花費之逃生時間、安全性與其它重要相關因
素,故先考量避難所之位置,再加以推論其他相關因子,得到之結果依重要性給予不同之權
重關係,最後再以最短路徑演算法(The-Shortest Path Algorithm, SPA)運算推論後得知最短逃
生路徑。
最短路徑演算法(The-Shortest Path Algorithm, SPA)基本策略為考慮起始點與終點之間各
段路徑所需花費之成本(Costs)加總以求取最小成本(Minimum cost)。以圖 4 為例,陸路上之[x]
中之 x 值代表行進此子路段所需花費之成本,以 A->G 點為例,其中經過各段成本並不相
同,如圖 6 所示,分析後可以得到 11 種不同之路徑。

-82-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1
0]
B E
[1
6] [1
2] [1
2]
[3
]
[1
4] [2
0]
A C G

[5
] [1
5] [4
]
[8
] F
D
[1
7]

圖 4:最短路徑演算法

圖 5: 所有可能路徑

如圖 5 所示,使用者目前位置( A )到避難所( G ),共有 11 條可達路徑( P1 , P2 ,  , P11 ),12

段構成各路徑的子路段( p1 , p 2 ,  , p12 ),將地圖中影響路段的屬性進行運算,分別算出

p1 , p 2 ,  , p12 各 子 路 段 之 成 本 後 , 便 能 求 出 路 徑 P1 , P2 ,  , P11 的 總 成 本 , 例 如

P1 = p1 + p 4 + p9 。圖 5 中若需由 A 至 G,得知 A->D->F->G 其成本最低,表示此路徑

為使用者(A)到避難所(G)之適合路徑,再與其它避難所之適合路徑比較挑出成本最小的路徑,
此其為 IFPS 中所建議之最適路徑(Adaptive Path),接著以 3D VR 方式展示,讓使用者能盡速
撤離危險區域並逃生至安全避難所。
4、 背包問題演算法(Knapsack Problem Algorithm)
背包問題演算法之原理即假設背包可容納的負重限制為 M,而 n 種物品之價值與重量分
別為 v(i)與 w(i) {其中 i=1,2,...n},而如何搭配選取此 n 種物品,以使總價值最高,且總
重量不超過負重限制 M,即為背包問題之精髓[12],在以 EIAD 系統設計一可讓使用者輸入
人數、受傷情況和年齡等因子以進行背包問題推論之功能,進而選出合適之避難所,再利用
最短路徑法描繪出逃生路線,讓災民可以盡速的撤離危險區域。
5、 遠距醫療(Telemedicine)
隨著遠距傳輸社會化的來臨及醫療健康制度的變革,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以居家式、

-83-
IICM 第九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社區式、及偏遠地區為主的居家健康、照護服務、與醫療診治模式,利用資訊、通信科技以遠距
監視及醫療服務的方式,來建構 e 化、M 化新型態的遠距醫療服務,提升遠距醫療服務的品
質與滿意度。遠距醫療代表遠距的健康照顧(TeleHealthCare)行為,包括臨床上的各種醫療
應用以及醫學衛生教育[13],其源起主要是針對醫療資源嚴重缺乏的離島或是偏遠地區居民,
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常常必須前往數百公里遠的大型醫院才能得到較佳的醫療服務,許
多重症病患因為無法立即就醫或事先預防,而造成許多醫療上的缺憾,因此遠距醫療的設立
即在彌補這樣的缺憾,進而使醫療資源較缺乏地區之民眾能夠得到較佳的醫療服務及醫療資
訊。此外遠距醫療不在侷限於偏遠地區民眾,可以讓全世界的醫學專家與民眾分享其昂貴的
醫療資源及珍貴的醫療經驗,並克服空間及時間上的障礙,使相隔於兩地之間的病患及醫學
專家能夠隔空會診,交換一些臨床經驗或意見,提供民眾較佳的醫療照顧,如此不但能夠提
昇醫療服務水準,亦可節省許多龐大的醫療成本,以達到資源分享與節省成本的目的,因此
遠距醫療已成為醫學在醫療資訊化領域中重要研究議題之一[3,8]。

3、 EIAD 系統之設計
EIAD 系統架構如圖 6 所示,可分為使用者端(Client)、伺服器端(Sever)、救護(援)車端
(Ambulance)與醫院端(Hospital)等四個部份,系統功能設計說明如下。

Ambulance
+
Client Server Hospital
GPS

衛星
Router GPRS GPRS Router
GIS地圖

友 Gateway 基地台 Gateway
展示
適 善
GPS接 救 使
資料
收器 庫 護 用
路徑
演算

車 者
最短
最適救 輛
護車調 介
最 適 派法 推 救護車輛調派
逃 生路徑
理 面 Web Cam
支援系統

PDA GPRS 傳
輸手機 Tablet PC
逃生避難決 Switch
友善使用者介面
策支援系統

GPRS 友 資料庫

模組 善 路 背包定 理
使 徑 最適逃 GPS接 災 位置
用 推 Web Cam

生路徑
最短
路徑 算法
收器 民 圖片 資訊
論 演
介 資 資訊 接收
面 訊 傳輸 與地 資
虛擬實地形展示 控 控制 圖展 料
制 示 庫

GPRS Router
基地台
Gateway 衛星

圖 5: EIAD 系統架構圖
1、 使用者端(Client)
在災情查詢啓動後,系統會經由 GPS 所接收到的使用者之全球定位座標判斷使用者目
前所在之區域,並傳給相關之區域災情示意圖,使用者能藉由災情示意圖快速的了解所處區
域之災情,而點選災情主題時,也能了解災情之詳細內容,以利使用者快速避開危險之區域
使用者手持 PDA 設備,結合 GPS 在不受時空限制下輔助使用者進行衛星定位,再透過
GPRS 大哥大網路傳送準確位置座標到逃生避難決策支援伺服器端或災害防治中心[10],而

-84-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伺服器端會根據座標回傳 GIS 資料庫中,提供相關逃生資訊給使用者,描繪並指出逃生路線 ,


告知使用者最適之逃生路徑與避難所。
2、 伺服器端(Sever)
伺服器端依功能分為(i)逃生避難決策支援系統(Escap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EDS System),使用者可以透過無線行動網路連結到網際網路之逃生避難決策支援系統,
以進行最適逃生路徑(Adaptable Escape Path, AEP)之推論,而 AEP 的推論模組係利用最
短路徑演算法(Shortest Path Algorithm)進行推估[11,12]。其中為有效反應現實災區情況,
在本文中亦加入背包演算法(Knapsack Problem Algorithm)將避難所距離、避難地可容納
人數、存糧與醫療狀況等資訊進行最適逃生路徑建議[9],以避免災民過於集中於某些避難地
之困境,來確實輔助災民之逃生。(ii)救護車輛調派支援系統(Dispatch Decision Support
Server, DDS System),使用者要求救護支援情況下,EDS 系統會傳送支援訊號和 AEP 的
訊息給 DDS 系統進行最適合救護車輛調派推理,進而引導合適救護車前往災民逃生的方向
進行救護動作,以最短及最有效時間達到緊急救援行動。而最適救護中的選擇方式如圖 6 所
示,假設共有 A~I 等九輛救護車,其中由於 B、C、H 與 I 皆已有務任,則不作為調派的考量,
所以優先去除之;接著考慮使用者的逃生方向,若選擇與逃生方向相同之救護車,將可以在
最短時間內與使用者碰頭,所以在此步驟中則消除與使用都逃生方向不相同之救護車 A 與
H;最後選擇離使用者逃生方向左右角度最小之救護車作為前往救援之救護車,所以圖 6 中
之 D 與 G 將會被刪除,而最後剩下的 F 即為選擇前往支援的救護車。

A H I A H
消除 有 任 務且
無法 支援 救護
B G 之救護車 G

消除 B、、、
CHI
C E F F
D D

去除 與逃生方
向相反之 救護 消除 A、
H

消除 大於逃生
方向 左右 各45
度上以 之救護
車 G

45 o 45 o

o
消除 D、
G o
45 45
F F
D

行徑方向 土石 流災區 有任 務救護車 可支援救護車

圖 6:救護車調派選擇

3、 救護(援)車端(Ambulance)
緊急救護(援)車利用 Tablet PC 結合 GPRS 與伺服器端保持連線通訊,救護車之 GPS
定位資訊不斷傳送給 DDS 系統,並讓 DDS 系統能切確的掌握救護車所在位置資訊,進而快
速進行派遣之動作。由於土砂災害發生之時,可能造成交通阻塞,即使救護車已到達了災難
地點,可能發生災民無法即時地送離災區現場的窘境,若能在 EIAD 系統中亦提供一個可在
現場取得災民傷勢圖片與資訊之功能,並將其傳回急救醫院端來請求急救醫生給予相關的急
救建議。另外如 DDS 系統亦可追蹤受傷者之手持設備,並能以最快速度且最短路徑到達須救

-85-
IICM 第九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護者處。
4、 醫院端(Hospital)
醫院端醫生根據救護車上急救人員回傳病患的資訊進行推估傷勢情況,進而提供切確的
急救指令以援救更多寶貴的生命。如圖 7 所示為 EIAD 系統的完整運作流程圖,當土石流發
生之時,使用者可利用 PDA 結合 GPRS 與 GPS 來向 EDS 發出求救訊息,此時 EDS 會進行最
適路徑演算,並通知使用者逃生的路線,同時亦通知 DSS 進行救護車的調派,當 DSS 粹取
出合適的救護車時,會通知該救護車相關災民資訊並要求前往救援,當救護車到達災難現場
時,可透過 Web Cam 來擷取災民的傷勢,並將其傳送給醫院的醫生,進而請求相關的協助。

Client EDS DDS Ambulance Hospital

MSG(help) MSG(location, state)


mudflows
ACK(acp, reqlocation)

Location(GPRS)

AdaptableEscapePath
ANS(path, GIS)

REQ(state, num)

REQ(path, state, num)


AdaptableAmbulance
Algorithm

MSG(location, path,
state, num)

REQ(location, ip) REQ(location, ip) CH(state, ok) MSG(state, num)

ACK(wait)

REP(pat, location)

REQ(pic, information)
Arrival
REP(first aidinformation)

MSG(state, location)
TaskC ompletion

圖 7:EIAD 系統運作流程圖

4、 系統功能實作成果
圖 8(a),(b)所示為使者端利用 PDA 結合衛星定位系統(GPS),要求 EDS 提供最適逃生
路徑或最平穩逃生的建議,而 EDS 會將推算結果以規劃好的路徑方式傳至使用者的 PDA 畫
面之中,挑選出最佳逃生路線及路徑圖。使用者之手持設備可至伺服器端下載當地路徑圖與
相關配套軟體,於土砂災害發生時,亦可簡易自我推算出最佳逃生路徑。

圖 8(a):最短逃生路徑圖與路徑圖 圖 8(b):最平順逃生路徑圖與路徑圖

-86-
災害逃生路線暨緊急救護調派系統研究與設計

急救人員利用平板電腦(Tablet PC)作為系統展示的主要設備,如圖 9 所示急救人員使


用 Web Cam 將災民的傷勢圖片擷取下來,並利用 Tablet PC 具有手寫的功能的特性對所
擷取下來的圖片以觸控手寫來加以註解,以加強圖片的可讀性,如此急救醫院醫生將可依此
圖片與相關資訊如心跳等來給予切確的急救指示動作指令,進而減少土石流災害對災民所造
成的損傷。

圖 9:緊急救援傷勢圖片傳送

5、 結論
EIAD 系統結合個人行動通訊網路(PCN)與手持式設備(Handheld Devices)可以有效
加強救援的行動性,EIAD 系統除了能在土石流發生之時,利用背包問題演算法求出最適避
難所所在外,亦可經由最短路徑演算結合 GIS/GPS 技術進行逃生路線的推論,來提供災民
快速且即時地避難資訊,在通知災民逃生的同時,系統亦會自動的進行救護車的調派,希望
於黃金救災時刻下,指派醫療人員到達現場搶救人民生命,進而將災害損傷降到最低,以達
到完善的救災效果。

致謝:此計畫由國科會支援,計畫編號 NSC 95-2221-E-020-034-MY2,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工研院,(2005),「全球遠端醫療市場新「雞」運」,工業技術與通訊,第 161 期,第
9-11 頁。
[2] 童慶斌、楊奕岑,(2004),「氣候變遷對台灣水文環境之衝擊」,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
四十四期。
[3] 汪中和,「氣候變遷與台灣的水文循環」,台灣環境新聞。
[4] 何建曉,(1999),「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簡介」,產業調查與技術,第 129 期,第 76-
81 頁。
[5] 林仲志、林佩琪、陳恆順、賴金鑫、陳慶餘、侯勝茂,(2002),「台大遠距醫療先導系統於群
醫中心及災區之應用」,國際醫學資訊研討會。
[6] 洪明仕,(2003),「環境反撲不可輕忽,農委會漁業署出版品」,漁業推廣,第 199 期。
[7] 施保旭,(2000),「地理資訊系統」,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8] 崔慈悌,(2000),「50 處土石流告急 65 村落須撤離」,中國時報。
[9] 陳宏宇,(1998),「土石流」,地球科學園地,第六期。

-87-
IICM 第九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10] 黃興進,(2000),「資訊科技在醫療產業之應用」,資訊科技與醫護管理研討會,第 10-


15 頁。
[11] 馮景如,(2000),「作業研究」,滄海書局,第七版,第九章,第 393-414 頁。
[12] 曾寶漢、姚明華、賈仲雍、陳炫蒼、賴勇誠、梁原誠,(2001),「GSM 行動通信網路的無線分
封數據服務:GPRS 系統介紹」,電信研究雙月刊,第 31 卷,第 1 期。
[13] Yuechun Chu and Aura Ganz, , Mobile Telemedicine Systems Using 3G Wireless Networks,
BUSINESS BRIEFING US HEALTHCARES TRATEGIES, (2005).
[14] Dorigo, M., Maniezzo, V. and Colorni, A., Ant system: optimization by a colony of
cooperating agents,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IEEE Transactions on, (1996)
Vol.26, p.29-41.
[15] Manber, U.,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a Creative Approach, Addision-wesley, (1989) Chapter
5, p.108-111.
[16] Pattichis C.S., Kyriacou E., Voskarides S., Pattichis M.S., lstepanian R., and Schizas C.N.,
Wireless telemedicine systems: an overview,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
(2002) Vol.44, p.143 –153.

-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