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3 年第 - 期 45678$9 5: ;<$8=;<56 857>$9 68?@A7B?CD 8EF -F %&&3


+ 总第 )2 期 , + 1GHIEJEKGL M BENHOI BNHPQNPJ ,
李建辉# 论大众化初始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PQPROI 8EF )2

论欧阳修致仕

张艳辉

+ 漳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福建 漳州 -)-&&& ,

〔摘 要〕 欧阳修年六十五而致仕,后世论者多归因于与王安石政论不合,实际上欧公致仕与王安石并无
必然的联系。究其原因,首先是仕宦知止,知止则不殆不辱;其次欧公能够见机祸福;再次带职致仕为欧公
晚年生活提供了优厚待遇,是以疾病缠身的欧公能够激流勇退。
〔关键词〕 欧阳修;致仕;原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大夫七十而致仕”,(《礼记・曲礼上》)欧阳修年六十五而致仕,天下士大夫闻公勇退,无
不惊叹,以为近古所无。时人赞之曰:“得时行道贵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
高节似寒松。”(苏颂《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欧公尝自云:“轩裳 组
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
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
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六一居士传》) ! 解释致仕的原因,虽然如此,但
欧公并没有说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后世论者多归因于与王安石政论不合,如“(欧阳修)丐易蔡州,
大略以久疾昏耗,不任重寄,复曰:‘时多喜新奇. 而臣思守拙;众方兴功利,而臣欲循常。’以讥切
王安石,遂听以旧官知蔡州……修以论政不合,固求去位,年未及,即告老,天下高之。” / " 0 + 卷 七 十 二 ,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
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 / % 0 + 卷 三百 一十 九 1"-!" ,
甚至直接归罪于王安石,“欧阳修乞致仕,冯京请留之,
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乃
听之。” / % 0 + 卷三百二十七 1"&2’- ,
于此,已经有人提出异议,且已精粹论述,如:“熙宁三年,公(欧阳修)论
青苗法非便,而又擅止青苗钱不散,要亦只论国家大事,期有益于公私而止,曷尝斥为奸邪,狠若仇
,如吕诲诸人已甚之辞哉?而世乃传安石既相,尝诋欧阳修在一国则乱一国,在天下则乱天下。考
公擅止青苗钱,在熙宁三年夏。至十二月,安石同平章事。明年春,公有《贺王相公拜相启》,其言
曰:‘高步儒林,著三朝甚重之望;晚登文陆,受万乘非常之知。’又曰:‘窃顾病衰,属居官守,
莫陪班谒,徒用驰诚。’夫以伉直如欧公,使果有大不说于参政之时,而复献谀于为相之日,是岂欧
公之所为哉? 年,欧公薨,而安石为文祭之。于是欧公之其人其文,其立朝大节,其坎坷困顿,与
夫平生知己之感,死后临风望想之情,无不具见于其中。夫以安石之得君如彼其专,行新法如彼其
决,曾何所忌于欧公,而必欲挤而去之?乃生则诋其人为天下大恶,而死则誉其为天下不可几及之
人,是又岂安石之所为哉?” / - 0 + 卷 十 七 , 已经明确指欧公致仕与王安石并无必然的联系。考欧公生平及其
作品,则公致仕之因非止一端。

〔收稿日期 〕%&&3—&)—&’
〔作者简介 〕张艳辉 + "S3’ T
, ,女,河北省唐山市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本文所引欧阳修作品,均出自中华书局 %&&" 年版《 欧阳修全集 》,李逸安点校本。

・!"・
!""# 年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 知止不殆

“‘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仕者若守此戒,则不殆不辱,可全始终进退
之节……士大夫能明哲保身,以全终始者,寡矣。” ’ ( ) $ 卷 九 % 而欧阳修能激流勇退,究其原因,即知止,
欧公乞致仕表中云:“臣若蒙哀怜,得遂其请,则上不损朝廷之体,下不失优幸之恩,而又窃知止之
名,为一时之佳事,则臣之受赐者多矣。”(《蔡州再乞致仕第二札子》)其实,欧公不仅有知止之
名,早在青年时代欧公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仕宦思想,如《邵氏见闻录》记载:“王沂公代(钱文僖)
为留守,御吏如束湿,诸公俱不堪其忧。日讶其多出游,责曰:‘公等自比寇莱公何如?寇莱公尚坐
奢纵,取祸贬死,况其下者!’希深而下不敢对,永叔取手板起立曰:‘以修论之,莱公之祸不在杯
酒,在老不知退尔。’时沂公年已高,若为之动。诸公伟之。” ’ * ) $ 卷八 % 此时的欧阳修刚刚步入仕途,这
则记载表现出欧公对自身仕宦生涯的整体规划,老而知退,则患不及身。同时欧公也认识到:有盛必
有衰,物理如此,官场之道更是如此,因此,欧公又说:“人生宁久盛?”(《述怀》)“乞身当及
强健时”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在积极用世的同时,又保持极为清醒的头脑。
另《寄韩子华》诗序中说:“余与韩子华、长文、禹玉同直玉堂,尝约五十八岁致仕,子华书于
柱上。其后荐蒙恩宠,世故多艰,历仕三朝,备位二府,已过限七年,方能乞身归老。俗谚云:‘也
卖弄得过里’。”亦说明欧公早有致仕计划。
相较于那些汲汲于功名富贵的禄蠹之徒,欧公亦可谓胸怀豁达,视功名为身外之物:“轩冕从来
为外物,山川信美独思归。”(《岁晚书事》)“轩冕非吾志,风霜犯客颜。”(《晓发齐州道中二
首》)欧公的这份潇洒风致恐怕也是其能够“知止”的原因之一。
又欧公一向以风节自持,“故欧公六十五即休致,门生或有言:‘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
年,岂容遽去?’公答曰:‘某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唯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被驱逐乎?’
以是知公未老告归,盖以文康公为戒,且践畴昔之言也” ’ ( ) $ 卷九 % 爱惜名节,但却数度被诬,最甚者莫如
蒋之奇事件:“修妇弟薛宗孺有憾於修,造帷薄不根之谤摧辱之,辗转达於中丞彭思永,思永以告之
奇,之奇即上章劾修。” ’ ! ) $ 卷三百一十九 +,"-&! %
欧公亦曾自言其事,“欧阳修致仕居颖,蔡承禧经由颖上,谒
于私第,从容言曰:‘公德望隆重,朝廷所倚,未及引年而遽此高退,岂天下所望也?’欧阳公曰:
‘吾与 世多忤,晚 年不幸为小 人诬蔑,止 有进退之 节,不可 复令有 言而俟 逐也,今 日乞身 已为晚
矣。’小人盖指蒋之奇也。” ’ . ) $ 卷 四 % 这对于珍重名节的欧公犹如泼头冷水,促使欧公见机早退。以是
知欧公以为知止则不殆不辱。

二、 见机祸福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此古人之所叹也。惟不思而得、既得而不患失之者,其庶几
乎!”(《富贵贫贱说》)正如欧公所说,由宦海浮沉而萌生隐退之志,在古代文人之中颇为常见,
但是能够见机祸福、全身而退者却少之又少。欧公仕宦四十余年,虽然比其他文人仕途更为顺利,但
亦饱尝窜逐流离之苦,景祐四年,因指斥高若讷贬夷陵县令;庆历五年,因外甥女犯法,被反对派罗
织罪名出知滁州;治平三年,因濮议受到吕晦、彭思永的抨击,四年又受蒋之奇诽谤,出知亳州。真
可谓等闲平地起波澜,欧公也时常感叹仕路艰险,“强颜悦憎怨,择语防仇敌。”“风波卒然起,祸
患藏不测。”(《感事四首》)“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朝为亲戚暮仇敌,自古
常嗟交道难。”(《鸣鸠》)“举足畏逢仇,低头惟避谤”(《答梅圣俞寺丞见寄》)“每多言而取
怨,积众怒以难当。”(《亳州乞致仕第一表》)

・&!・
张艳辉 - 论欧阳修致仕 第"期

举步 维艰 之 中, 欧公 辄 起思 归之 想 。如 “群 居 固可 乐, 宠 禄尤 难 辛。 何 日早 收 身, 江 湖 一渔
艇。”(《述怀》) “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下直》)“稻粱虽可恋,吾志在冥鸿。”(《下直呈同行三公》) “牛羊鸡犬田家乐,终日思归
盍挂 冠? ” ( 《游太 清宫出 城马 上口占 》) “何时 粗报 君恩 了, 去逐 冥冥 物外 鸿。 ” ( 场看
山》)虽然心内时刻怀归,但欧公仍然身在朝阙。其诗歌中曾云:“长松野水谁为伴,顾我堪羞恋宠
荣。”(《常州张卿养素堂》)“未能解绶去,所恋寸禄养。”(《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自愧国
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从这些诗中似乎透露出一种讯息,即
欧公未能引身而去是因贪恋禄位。对此,葛立方云:“欧阳永叔居官之日多,然志未尝一日不在颍也
……观其思归之言,重复如是,岂怀禄固位者哉?老杜云:‘非无江海志,潇酒送日月。生逢尧舜
君,不忍便永诀。’此永叔志也。” # $ % & 卷 十 三 ’ 可见,欧公并非仕者中俗流可比,但是“生逢尧舜君”之
说,又未免对三代皇帝(仁宗、英宗、神宗)有过誉之嫌。古者文人参政,无非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
抱负,如李白曾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同样欧公入仕也是为了实现其匡时济民之志,欧公同其他文人相较,
可谓仕路通达,嘉祐五年,欧公拜枢密副使;嘉祐六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封开国公;嘉祐七年
进阶正奉大夫加上柱国;嘉祐八年进阶光禄大夫。连续加官进爵,正是投身于政治洪流的士人们的普
遍愿望,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又是何等尖锐!欧公诗中时时表达一种遗憾:“惟惭未报君恩了”,
(《春晴书事》)“报国愧无功尺寸”,(《答枢密吴给事见寄》)“国恩未报惭禄厚,世事多虞嗟
力薄。”(《赠沈博士歌》)“我亦谏垣新忝命,君恩未报发先华。”(《答王内翰范舍人》)“未
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舟刀。”(《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君恩未报实际
上就是大志难伸,有志而不得伸展,这也是古代士人共同的痛苦。欧公虽身居高位,但奸佞在侧,报
国乖愿,神宗继位后,又屡次受到构造中伤,“何时乞残骸,万一免罪谴。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
岸。”(《读书》)深谙官场祸福无常的欧公不得不抱憾告老求去。

三、 带职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
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纟委,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白居易《秦中吟・不致
仕》)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仕者不愿引退的原因,一则以名利,一则以子孙。“应笑楼前骑马客,腰垂
金章头已白。”(《寿楼》)明确指出宋代官员冗滥现象,为解决这一积弊,宋制,对年未及七十自
愿致仕者优加恩礼,“凡文武朝官内职,引年辞疾者,多增秩从其请,或加恩其子孙。” # ( % & 卷 一 百 七 十
)*+!! ’
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优厚待遇,又恩荫子孙解除子孙之忧。熙宁三年,规定“自此宰相以下并带
职致仕” # ( % & 卷 一 百 七 十 )*+,( ’
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致仕。所以欧公自云:“老为南亩一
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谢表亦云:“道愧师儒,乃忝春宫之峻秩;身
居畎亩,而兼书殿之清名。”(《谢致仕表》)
欧阳修曾直言说: “念昔始从师,力学希仕宦。岂敢取声名,惟期脱贫贱。”(《读书》)正因
带职致仕,朝廷仍然发放俸禄,为欧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优厚待遇,使其免除致仕后的生计问题,其
诗词中曾云:“尚有奉钱沽美酒”(《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 归来白首笙
歌拥”(《渔家傲・四纪才名天下重》)道出致仕后优游不迫的生活。
又欧公一向为疾病所困,其诗中屡屡言病,如“扶持衰病过残年”(《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拄
杖》) “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 表海亭》) “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
摧”。(《残腊》)自熙宁元年又接连上表,以疾恳辞黻冕,“肺肝渴涸,眼目目毛昏,去秋以来,所

・!"・
!""# 年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苦增剧。两胫惟骨,拜履俱艰;双瞳虽存,黑白才辨。”(《亳州乞致仕第一表》)“中病
肖 渴涸,注

若漏卮;弱胫零丁,兀如槁木。”(《蔡州再乞致仕第一表》)“脚膝细瘦,仅存皮骨。”(《蔡州
再乞致仕札子》)肺腑之言,读之令人遽生不忍之心。“谁如颍水闲居士,十倾西湖一钓竿”(《寄
韩子华》)熙宁四年,疾病缠身的欧公于官场之中全身而退。

参考文献:
( ) * 王亻
孚冉 + 《东都事略》 ( , * + 台北- 文海出版社 +

( ! * 脱脱 + 宋史 ( , * + 北京:中华书局,).##+
( / * 蔡上翔 + 王荆公年谱考略 ( , *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周火軍+ 清波杂志 ( , * + 北京:中华书局,知不足斋丛书本 +
( 0 * 邵伯温 + 邵氏见闻录 ( , * + 北京:中华书局,).&/+
( 1 * 魏泰 + 东轩笔录 ( , * + 北京:中华书局,).&/+
( # * 葛立方 + 韵语阳秋 ( , * + 北京: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本 +
〔责任编辑 靳青万〕

!" !#$%"& ’(# ) * +,-(.,/,"-

23456 789 : ;<=

01*-.%2-3 ><?89@ A=< BCD=BCE 8D D;C 8@C FG H=ID? : G=JCK 89E HFLC MFLLC9DCB D;F<@;D D;8D F9C L8=9 BC8HF9 N8H D;8D ;C ;8E
E=H8@BCCE N=D; O89@ 49H;= =9 PFQ=D=MHK =9 G8MD K ><?89@ A=< BCD=BCLC9D ;8E 9F 9CMCHH8B? BCQ8D=F9 N=D; O89@ 49H;=R S;CBC NCBC /
BC8HF9H N;? ><?89@ A=< T<D BCD=BCER UB=HDK 89 FGG=M=8Q H;F<QE V9FN N;C9 DF 8JF=E E=H@B8MCR WCMF9EK ><?89@ A=< MF<QE PBCE=MD D;C
Q<MV =9 D;C G<D<BCR S;=BEK BCD=BCLC9D N=D; 8 D=DQC NF<QE PBFJEC ;=L N=D; C9F<@; =9 MFLC GFB ;=H FQE 8@CR
4,$ 56.7*3 ><?89@ A=<X BCD=BC LC9DX BC8HF9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