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Peperiksaan Percubaan SPM 2010 – NEGERI SEMBILAN

注意:
1 本试卷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选答一题。
2 不必抄题,惟须注明题目号数。
3 字体过于潦草或答案不加标点者扣分。

甲组
[30 分]
(任选一题)

试以白话写一篇应用文,字数约 120。

(一)修齐中学华文学会向校方申请举办生活营,不获批准。试以该会主
席林治平的名义,致函校方请求重新考虑该要求。

(二)修齐中学家教协会将主办“遏止中学生逃学交流会”。试以该会主
席林治平的名义,拟一则通告,呼吁家长参加。

乙组
[70 分]
( 任选一题)

试以白话写一篇文章,字数建议在 400 至 600 之间。


(一 幸福就在身边
)
( 二 记一个感人的欢送会
)
( 三 “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更能促使全民团结。”
试说明我们如何达至以上理念。
)
( 四 “盗版行为忽视知识产权,严重打击国人的研发兴趣。”
针对以上的课题,试论之。
)
( 五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KERTAS SOALAN TAMAT


Peperiksaan Percubaan SPM 2010 - NEGERI SEMBILAN
注意:
1 本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共有 40 题,必须全部作答。
2 答案必须书写在所提供的答案卷上。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64 分]
第1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述三件作者不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答案字数
不可超过 110。文后需注明确实的字数。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
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
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我就读的学校。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
讶地问母亲: “ 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 母亲很认真地说: “ 听人家
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
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
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
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混浊的液体,没想
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
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
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
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
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五个煮熟的
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
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
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
法,说母亲买五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
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五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
我吃了五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
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
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
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
她: “ 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
打。 ” 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
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那条一模一
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
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
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
最大安慰就是— -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
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取自阿健《三件不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22 分]

第 2—10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母亲又在刨地了。从早到晚,母亲总是这样在地里忙碌。地里的包谷
秆已窜起一人多高,嫩绿的叶片闪着油光交错摇曳,泥土和包谷花的气
息,从地里爆裂出来,淡淡的清香,直沛肺腑。一只肥黄的狗,几头雪白
的羊,还有几十只灰红的蜻蜓,团结在母亲的周围,活活蹦蹦,荡漾着生
命的气息。
五月,地里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总是围攻庄稼。这是敌人,庄稼的敌
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刀落,将它们除掉。弯了腰,低了头,母亲
手里的锄铲下“噗噗噗噗”地翻出一个溜泥烟,本就稀落的杂草,纷纷倒出
一条路来。清晨的风起了,把包谷叶拱得飒飒摆动。一只阳雀高叫着,从
地头訇然起来,美丽的颜色在空中格外耀眼。远山、近溪、太阳、村落,
血红的霞光,淡白的炊烟,排队的牛群,唱歌的孩子……都在母亲的视野
里,显出一种温柔的情况。母亲在这样的境界里刨地,就像在我们的书本
里刨诗,那躺在课本里被我们读了又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不是唐代某位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
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母亲十六岁就到我们这个家族里来了。结婚几年,父亲就死了,母亲
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而我们在母亲的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
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高壮,
我们都成了有出息的儿女。
可是母亲,似乎生来就是土命,她还没有好好地享受这种儿孙满堂的
天伦之乐,就回到庄稼地里,培植、灌溉和延续对土地的感情。
站在庄稼地里,母亲像一只停落的瘦鸟,飞遍海角天涯后,又找到了
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那种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母亲常
说: “ 再贱的草也有离不开的根!” 因此,在女儿长大后,母亲唯一的愿
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每年,母亲都站在春光的枝
头,用犁头跟土地同眠,长出了庄稼,庄稼是绿的,长出了绿色,绿色是
希望,长出了希望,希望是诱人的。顶着夏日的辣热,母亲双手的剪子在
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茧老了,汗干了,手粗了,整个夏天秀发飞动,
翠生生地漂亮起来了;绿的裙子,黄的地毯,辣椒、南瓜、茄子、稻谷、
小米、葡萄,都像一张剪纸贴满了田间地头,坡上陇上。秋日的阳光跟在
母亲身后,啃着泥土,吃着青草、舔着庄稼。母亲搀起裤脚,走进庄稼地
里收割庄稼。庄稼风起云涌,一派金黄的水浪,母亲是穿行水浪的一条鱼
或船,所到之处,水浪一排排倒下。庄稼地里的庄稼活,是一种质地优良
的民间工艺,母亲是这工艺的传人。
终于,母亲不能下地了,劳动的艰辛,使母亲日见衰老,却无论如何
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硬撑着到地里来回逡巡,再也不能背包谷
下山,割谷子进仓了,母亲就拄一拐杖,上上下下在地里拾散落的稻穗,
找遗漏的包谷棒子。
土地是母亲生命的根。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
(取自彭学明《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2 下面哪几项情景显示母亲的田地荡漾着生命的气息?
Ⅰ 泥土爆裂
Ⅱ 包谷秆高擎
Ⅲ 叶片交错摇曳
Ⅳ 包谷花发出清香

A Ⅰ,Ⅱ,Ⅲ C Ⅰ,Ⅲ,Ⅳ
B Ⅰ,Ⅱ,Ⅳ D Ⅱ,Ⅲ,Ⅳ

3 为什么说五月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为甚么作者认为以上的诗歌不是唐代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第四段:“可是母亲,似乎生来就是土命。”
为什么作者有以上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母亲日见衰老,却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
试说明以上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父亲死了,母亲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而我们在母亲的泪
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天长大。
哪个成语最适合用来形容母亲养家的情形。
A 含辛茹苦 C 呕心沥血
B 含垢忍辱 D 情至义尽

8 “站在庄稼地里,母亲像一只停落的瘦鸟。”
试从以下句子中找出与上述画线相同的短语。
A 那种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 。
B 五月,地里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总是围攻庄稼。
C 结婚几年,父亲就死了,母亲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
D 庄稼地里的庄稼活,是一种质地优良的民间工艺,母亲是这工艺的
传人。
9 “秋日的阳光跟在母亲身后,啃着泥土,吃着青草、舔着庄稼。”
试从以下句子中找出与上述画线相同的词性。
A 土地是母亲生命的根。
B 母亲十六岁就到我们这个家族里来了。
C 那种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
D 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10 以下哪句修辞的配搭是不正确的?
A 比喻 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B 比拟 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
地。
C 反复 这是敌人,庄稼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刀落,
将它们除掉。
D 顶针 长出了庄稼,庄稼是绿的,长出了绿色,绿色是希望,
长出了希望,希望是诱人的。

第 11—19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面对是何人?周遭可
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
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在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恃从外向
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数、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
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
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识,强健心
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
导致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
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
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
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
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
仍可以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
斗,强似衰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
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
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
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
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的
每一根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取自刘心武《从一个微笑开始》)

11 为什么作者认为当人生遇到不如意时,一切应从微笑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忘记微笑会有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什么说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A 它让我们对事开怀大笑。 C 它让我们迎向幸福的彼岸。
B 它让我们对事勿嚎啕大哭。 D 它让我们乐观看待所发生的事。

14 文中第四段里的“世事的云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当一个人丧失微笑,他应该如何补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即使是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以报之以粲然一笑。”
写出句子中“粲然”的汉语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从现在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恃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
为坦然。”
“坦然”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面哪句的画线部分与句子成分的配搭是正确的?
句子成分 句子
A 定语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
B 主语 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C 状语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
D 宾语 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

19 下列哪一句是转折复句?
A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B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C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
D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
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第 20-22 题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以我真心、细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
心。
20 以上的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口?
A 保安人员 C 保险招徕员
B 白衣天使 D 柜台服务员

用语言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我
们!

21 以下哪句最能概括以上的标语?
A 学习多种语言,能游览天下。
B 运用多种语言,能广交益友。
C 掌握多种语言,能获取知识。
D 精晓多种语言,能扩大圈子。

华裔中学生辍学

22 根据上图,哪项说明是不正确的?
A 过半的学生完成高中
B 初中生辍学率比高中生高
C 市区辍学学生比率比郊区高
D 市区的在籍学生的人数比郊区高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4 分]
第 23-26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为工,子余弗用。贾人去,
之吴;因王孙率以见吴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之。
他日,王孙率与之观于江。飓作,江中之舟扰;则收指以示王孙率曰:
“某且复,某不复。”无不如其言。王孙率大奇之,举于吴王,以为舟正①。
越人闻之,尤子余。子余曰:“吾非不知也。吾尝与之处矣;是好夸,
是谓越国之人无己若者。吾闻好夸者,恒是已来多谀;谓人莫己若者,必
精于察人,而暗于自察也。今吴用之,偾其事者,必是夫也!”越人未之
信。
未几,吴伐楚,王使操余皇 ②,浮五湖而出三江,迫于扶胥之口,没
焉。越人乃服子余之明,且曰:“使斯人勿试而死,则大夫受遗才之谤,
虽咎繇③不能直之矣。”
刘基《子余造船》
注释: ① 舟正:掌管船只的官
② 余皇:船只
③ 咎繇:狱官

23 哪项有关商人的说明是正确的?
A 商人被王孙率封官。 C 商人与王孙率是老朋友。
B 子余给了商人一个官位。 D 商人因不被封官去了吴国。

24 王孙率因什么事,把商人推荐给吴王,封他为舟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为什么子余没有将商人推荐给越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越人为何称赞子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吾闻好夸者,恒是已来多谀。”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今吴用之,偾其事者,必是夫也!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9-32 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①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②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注释: ① 寥落:冷落
② 根:喻兄弟

29 作者与家人因什么缘故各奔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试描述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文中的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以原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作者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田园寥落干戈后。
“干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名句精华
[12 分]
第 35-40 题
回答下面有关名句的问题。

35 哪句名句说明“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
A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B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C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6 林先生虽然贫穷,但他不以为意,依然过着清茶淡饭的日子。他一生
醉心于艺术创作,年届九旬也不停作画。
以下哪项最能概括上述的情况?
A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7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哪项有关上述名句的理解是正确的?
A 形容领袖当权的情况。 C 形容专才被器用的年代。
B 形容人才辈出的情况。 D 形容智者受重用的情况。

38 试写出下面名句空白处的原文。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下列哪句正确地引用名句?
A 村民团结一致清理家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家的努力是可以目睹的。
B 华民仗着父亲的财富,终日游手好闲,结果坐吃山空,所谓“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最终落到街头行乞。
C 我们别再犹豫不定,裹足不前,因为“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
局局新”,时间是不会为我们停留的,赶快付诸行动吧!
D 虽然公司因为经济不景陷入财务困境中,但天性乐观的金城不气馁,
他深信只要“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公司必能稳健地成长。

4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试写出上面名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ERTAS SOALAN TAMAT


Peperiksaan Percubaan SPM 2010 – NEGERI SEMBILAN
2010 年 SPM 华文试卷一预考试题评阅标准

甲组评阅标准
(1) 应用文(公函):30 分
内容 (5 项) 格式 (9 项)

活动宗旨(训练学生独立等) 发信人单位/机构
发公函的目的(请求校方重新考虑) 发信人地址
承诺(保证遵守校方指示) 收信人单位/职衔
复函(尽快复函) 收信人地址
致谢(感谢校方) 日期
简称
标题
自称
署名

注: 只有格式,没有内容 0 分
格式不完整或不符合标准,扣半分
格式错漏,扣 1 分
若格式被扣 4 分,总分不超过 C 级

(2) 应用文(通告):30 分
内容 (5 项) 格式 (7 项)

o 交流会宗旨(促进家长与校方的 发信人单位/机构
联系/遏止中学生逃课) 发信人地址
主办交流会的原因(学生常逃课) 称呼
日期 / 时间 / 地点 日期
交流会详情(探讨解决方案等) 标题
呼吁家长出席 自称
署名
Peperiksaan Percubaan SPM 2010 – NEGERI SEMBILAN
2010 年 SPM 华文试卷二预考试题评阅标准

第 1 题:概述 【 22%】

A 内容-18%
作者隐瞒母亲为了让他考 上 大 学 ( 1) ,而用贵 重 手 镯 ( 1)
换 取 ( 1) 的营 养 液 ( 1) ,原来是伪 劣 品 ( 1) ,使他喝了被 送 院
( 1) 。其次,母亲给作者寄来 ( 1)以为能保儿 子平安 (1) 的五个
熟 鸡 蛋 ( 1) ,在收 到 时 ( 1) 已 发 臭 ( 1) ,但他却骗 母 亲 说 吃 光
(1)了。最后,母亲的红围巾被前女友(1)嫌弃(1)且丢了(1),
她还以为媳妇的红围巾(2)是她所送(1)。

(109 字)

1 作者隐瞒母亲为了让他考上大学(1),而用贵重手镯(1) 换取
(1)的营养液
(外婆送给母亲手镯
(1))
(1),原来是伪劣品(1),使他喝了被送院(1)。

2 其次,母亲给作者寄来(1)以为能保儿子平安(1)的五个熟鸡蛋
(1),在收到时(1) 已发臭(1),但他却骗母亲说吃光(1)
了。

3 最后,母亲的红围巾被前女友(1)嫌弃(1)且丢了(1),
她还以为媳妇的红围巾(2)是她所送(1)。
(是她的红围巾帮儿子讨到老婆(3))

客观题 (每题 2%)

2 D 1 D 2 C 3 C
3 2 9
7 A 1 C 2 D
8 3
8 B 1 D 3 C
9 5
9 A 2 B 3 A
0 6
1 B 2 C 3 B
0 1 7

简答题 (每题 2%)


3 为什么说五月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刻?
母亲忙着清除田里的杂草。
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为什么作者认为以上的诗歌不是唐代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
作者亲眼看见母亲在田里辛勤劳动的伟大形象。
5 文中第四段:“可是母亲,似乎生来就是土命。”
为什么作者有以上的看法?
母亲不忍割舍她对土地的依恋,大半生都在田里忙碌,虽然晚
年有机会享受天伦之乐,但她还是为田里的庄稼而劳心。

6 “母亲日见衰老,却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
试说明以上这句话。
虽然母亲年纪老迈,但是她还是体现对土地的顽强与执着。 / 虽
行动不便,她还是要来田里巡视。 / 纵使身体衰弱不能做粗重
的工作,她还是扶着拐杖拾稻穗。

1 为什么作者认为当人生遇到不如意时,一切应从微笑开始?
1 因为微笑能让一个人内心重拾自信、自爱、自恃。 / 微笑能
让一个人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提升认识,强健体态,迎向
成功。

1 忘记微笑会有什么后果?
2 社会就失去和平,彼此之间会产生误会,个人不会有内心的宁
静和真正的幸福。

1 文中第四段里的“世事的云烟”指的是什么?
4 “世事的云烟 ” 指的是事情的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及
辛酸。
(考生只要任写其中三项就得 2 分,或者有关联的答案也可接
受)

1 当一个人丧失微笑,他应该如何补救?
5 他应赶快采取措施,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重拾回
来。
1 “即使是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以报之以粲然一笑。”
6 写出句子中“粲然”的汉语拼音。
сàn rán
1 “从现在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恃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
7 为坦然。”
“坦然”的意思是什么?
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2 王孙率因什么事,把商人推荐给吴王,封他为舟正?
4 王孙率对商人预测船只沉没的本领感到惊奇,于是把他推荐给
吴王,封他为舟正。

2 为什么子余没有把商人推荐给吴王?
5 他知道商人喜欢自夸。
2 越人为何称赞子余?
6 因为佩服子余有先见之明。
2 吾 闻 好 夸者 , 恒 是已来多 谀 。
7 我 听说 喜欢 自夸的人 , 经常 引来别人很多的 奉承。
2 今 吴 用 之, 偾 其事者,必
8 是夫也!
如今 吴王 重用 他,将来使到吴王事情失败的, 一定是
这人。
2 作者与家人因什么缘故各奔东西?
9 时势艰难及兵荒马乱
3 试描述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0 世代相传的家业变得一无所有,田园荒芜,兄弟各分东西,骨
肉分离。
3 文中的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用原文作答)
1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3 作者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 和家人团圆
3 “田园寥落干戈后。”
3 “干戈”指的是什么?
战争
3 “时 难 年荒 世 业 空, 弟兄 羁旅
4 各西东”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文
时势 艰难, 兵荒马乱,世代相传的家业 一无所有;兄弟 客
居在外,各奔西东。
3 试写出下面名句空白处的原文。
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0 试写出上面名句的含义。
说明不管在朝在野,都要保全个人的良好品德,有能力时,更
要使德泽惠及众人。
注:第 27,28 及 34 题的古文翻译,若考生有 5✓得 2 分,4✓得 2 分,
3✓得 1 分,
2✓得 1 分,1✓零分。

文言文译文参考

越王吩咐他的大夫子余造一艘船。当该船造好了后,有一个商人要
求担任“工”这个职位子余不用他。于是商人就离开,到了吴国;因为王孙
率的关系他才可以拜见吴王,并且说越国的大夫不善用人材。

过了几天,王孙率和他到江边观看景色。忽然刮起了一阵飓风,江
中的船受到震荡,商人就伸出手,指着江中的船对王孙率说:“某只船会
沉没,某只船不会沉没。”果然,没有不如他所说的。王孙率对他的本领
感到非常惊奇,于是把他推荐给吴王,吴王封他做舟正。

越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埋怨子余。子余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我曾
经和他相处,知道他喜欢自夸,认为越国的人,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能
干。我听说喜欢自夸的人,总是喜欢炫耀自己,以引来别人的称誉;认为
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必定是善于精察别人,而不善于明察自己的弱点。如
今吴王任用他,将来使到吴王事情失败的,一定是这个人,但越国的人都
不相信他所说的。

不久,吴国攻打楚国。吴王命令商人掌管余皇,穿过五湖从三江飘
出来,在靠近扶胥的河口,船沉没了。这时,越国人才佩服子余的先见之
明,并且说道: “ 这个人没经过审查就死了,使大夫遭受埋没人才的毁
谤,虽然是咎繇也不能替他申冤了。”

韵文译文参考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