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明代制度史-內閣

1) 演變過程
1)雛型期(太祖)
 太祖罷相:「洪武十三年罷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
事,侍郎貳之」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外朝勢力之結束)
 皇帝身兼宰相之職,洪武年間,宋濂交給太祖的奏章即有三千三百件史
事太繁重
※罷相後即設四輔官(春夏秋冬),任一些「精通經藉」的「耆儒」來輔助皇帝,
可與君主商議國家大事,是顧問,但無決策權,但不久因作用不大而被廢
 洪武十五年,太祖仿宋制設殿閣大學士(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東閣
等)任用翰林院學士及編修學士等人
 官正五品,備顧問,秉承皇帝旨意,負責「傳旨當筆」,「帝方自操威柄,
學士鮮所參決」,無實權
※是內閣的雛型
2)成型期(成祖)
 「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與機務,閣臣之預務
自此始」
 為迅速穩定局勢,立即在全國精選有知之士入內閣,放手重用,論及有
關和戰,征調等軍務大事
 內閣官距雖仍官徒五品,但實際上能參與之政務已遠超六部,從顧問角
色轉為掌軍政大權
※權力開始轉變,由於皇帝重用而開始掌有實權
3)日重期(仁宣至萬曆)
 雖然內閣組織和職能不變,但因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以成祖朝元老
入內閣,由於他們本是六部尚書,侍郎而兼任內閣,故內閣地位間接上
升(非源於制度本身賦予)
 年幼君主繼位,不得不把所有政務上交內閣,至英宗後,皇帝多是怠懶
和寵信宦官之人,內閣漸擔任代替皇帝擬詔之職(票擬)
 到嚴嵩出任首輔,公然侵奪部院三職,吏部任免,兵部商議征伐權皆受
他操縱,「雖無相名,實有相職。既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
相責。」
 到萬曆朝,張居正所擬的「票擬」,差不多等同「批朱」的藍本,他直接把
意見交達六部,不經皇帝,六部依此行事
※法定地位低(仍然只屬五品)實際權力高(由議政/顧問決策)
4)衰落期(熹宗)  宦官(司禮監)vs 內閣首輔
 萬曆朝的張居正,晚年遭抄家
 嘉靖時期的夏言,祟禎時期的周廷行,內閣大臣被評為「威柄之操,幾
於震主」的權臣,相繼被革職
 自英宗朝起,宦官權力漸重,司禮監漸參與內閣事務,負責為皇帝擬詔,
可與內閣爭權
 英宗時的李賢仍能與宦官抗衡,但自此內閣閣臣開始避諱宦官,如武宗
時的李東陽,經常探聽劉瑾意向,張居正亦要交結馮保,內閣權力漸不
能與宦官相比 (批紅權已從皇帝落入宦官手中)
 其後首輔,申時行,沈一貫,本身缺乏威望,朝野群起攻擊內閣,出現
「內閣所是,外論必以為非,內閣所非,外論必以為是」的情況
 大部份反對內閣的官員更形成東林黨

2)內閣之問題
A. 制度上的問題
i)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權力,「名不正,言不順」
 其法定職權僅為「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實際上沒有
決策權力
 雖然,仁宣時期,內閣地位上升,但仍未能改變「特侍左右顧問」,
雖有宰相之實,但無宰相之名,其權力和地位非內閣制度所賦予
 「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矣!」
 「名不正,言不順」的先天缺憾,使其難以統領整體政府
 內閣有權與否,完全取決於閣臣自身的權力,如仁宗朝的三楊,張
居正
ii)諸多制肘
 由於首輔非「真宰相」,若閣權擴張,則容易引起大臣和言官之不滿
 嚴嵩,張居正等首輔把閣權擴張至極,隨即惹來言官的不滿
 內閣大臣被指「威柄之權,幾於震主」內閣大臣經常要拉攏言官,例
如孝宗時的劉吉便不昤要提升言官地位
 張居正死後,被滿門抄斬,指其越法違權,內閣與言官勢成水火
 其後內閣首輔如申時行,缺乏威望,朝野百官群起攻擊內閣,出現
「內閣所是,外論必以為非,內閣所非,外論必以為是」的情況
 內閣更受宦官所制,明中葉以後,宦官司禮監掌批紅權
 劉瑾常竄改票擬,首輔李東陽必須與其交結才可有作為
 張居正也要與馮保交結才能一展抱負
※內閣的地位不明,使其受言官、宦官所制,辦事詢多阻滯
iii)權力受皇帝左右
 內閣權力非「法定」,全由天子授予,閣臣的權力大小完全取決於其
能否取得君主信任
 例如:成祖時期對內閣的信任使宦官可掌權
 三楊能夠擁權於內閣,完全是基於三人皆為六部尚書,而且為三朝
元老,在朝中地位舉足輕重,故內閣之權非在於其職權之重,而是
在於內閣官員本身的地位及皇帝的信任:「尊在其本官,不尊在其兼
職」
 明代閣臣的權力,隨皇帝作風而變,其作用常忽大忽小,極不穩定
 若內閣與皇帝關係疏離時,則地位更低
 例如神宗期的申時行,皇帝二十年不上朝,與其關系疏遠
B. 運作上的問題
i)行政處於被動
 內閣只能以票擬形式向君主奏請,待皇帝批紅後,政令方能執行,
故一切行政權仍取決於批紅上
 施政上處於被動,內閣無決策權,一旦皇帝不接內閣票擬,朝政即
等同癱瘓
 神宗萬曆時期,二十年不上朝,內閣票擬多「留中」不作處理,萬曆
末年,內閣「只方從哲一人」,「職業盡馳,上下解體」

3.內閣之缺失
由於制度及運作上的不健全:
A. 助長了君主怠懶
 由於內閣是非法定的外廷機構,無明文規定皇帝必須接見內閣大臣
 例如武宗、神宗等君主,可長年不上朝
 而且內閣的批紅權,皇帝又可私下假手於人,如宦官,因此,明中
葉皇帝比曆法皇帝還要疏懶,朝中頹風蔓延,內閣處事亦欠缺透明

B. 造就宦官得勢
 明初,明太祖致力阻止宦官得勢,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 皇帝廢相依賴宦官宦官從中得以批閣奏摺可竄改
 二十年不上朝依靠宦官與內閣傳遞消息
 司禮監權勢比內閣閣臣更大
 內閣無節制君權能力君權一旦轉移宦官無人能阻止
C. 東林黨爭
 由於內閣制度欠缺法定地位,言官常藉此批評內閣越權,形成朝中
兩派
 言官、內閣勢力互相消長,於張居正死後,言官連成一線,攻擊張居
正,自此形成一黨派—東林黨
 到萬曆後期,東林黨為爭權奪利,交結宦官,本來為抨擊內閣,後
演變成意氣之爭,如世宗時的「大禮儀」之爭
 東林黨爭使明室內政更混亂,最終魏忠賢專斷,借三案以誅東林黨
人,朝中善類一空
 內閣不健全洐生黨派出現黨爭
D. 政風因循
 由於內閣欠缺法定地位,有志者難伸抱負,積極有位者,如張居正
又遭抨擊,令人不敢有所作為
 消極風氣蔓延,首輔多唯唯諾諾(如申時行),缺乏政治責任感:「務承
帝旨,不能大有建立」
 加上內閣學多經翰林院拜命入閣,令其實際政治經驗不足
 形成一班迂腐的內閣官員

You might also like